中国医学创新  2015, Vol. 12 Issue (05): 4-8    DOI: 10.3969/j.issn.1674-4985.2015.05.002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心内心电图技术在PICC置管定位中的临床应用
①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西 南昌 330006
Intracardiac Electrocardiogram( ECG) Technology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icc Catheter Positioning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06,China
全文: PDF (761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目的:探讨在心内心电图(IVECG)技术引导下置入PICC 导管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88 例,配合心内心电图技术引导置入PICC 导管,与胸片结果进行对照,观察心内心电图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计算在胸片上测出的导管头端位于理想位置时的导管长度(L-j)与心电定位方法P 波达峰值时的导管长度(L-max)的差值,为指导导管后撤长度提供参考数据。结果:88 例患者PICC 穿刺后胸片证实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84 例,心内心电图出现特征性P 波者72 例,无P 波变化16 例,经及时调整导管位置后,14 例出现特征性P 波,2 例始终未出现特征性P 波变化,胸片显示导管尖端仍位于同侧颈内静脉;与胸片结果比较,心内心电图技术引导诊断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敏感度为97.67%,特异度为100%;PICC 头端理想位置时的导管长度与P 波达峰值时的导管长度的差值为(2.7±0.8)cm。结论:应用心内心电图引导技术辅助置管,敏感度和特异度高,可有效监测PICC 导管深度的变化,而且对导管未进入上腔静脉的情况也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此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有效,不增加额外创伤和费用,无放射性污染,可替代传统X 线检查来确认导管的位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关键词 心内心电图技术导管尖端定位PICC 置管    
    
基金资助:江西省科学技术社会发展攻关项目(320-67);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内课题(2014YNLC12004)
通讯作者: 何虹   
引用本文:   
何虹① 范彬① 张玉红① 胡婷① 梅孟雪①. 心内心电图技术在PICC置管定位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05): 4-8.
HE Hong,FAN Bin,ZHANG Yu-hong,et al.. Intracardiac Electrocardiogram( ECG) Technology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icc Catheter Positioning.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05): 4-8.
链接本文:  
http://www.zgyxcx.com/CN/10.3969/j.issn.1674-4985.2015.05.002     或     http://www.zgyxcx.com/CN/Y2015/V12/I05/4
京ICP备2002329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9
版权所有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