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创新  2024, Vol. 21 Issue (35): 133-136    DOI: 10.3969/j.issn.1674-4985.2024.35.030
  医学综合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谢树花
①赣州市肿瘤医院急诊综合科 江西 赣州 341000
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of Incision Infection in Patients after Radical Mastectomy
XIE Shuhua
First-author's address: Emergency General Department, Ganzhou Cancer Hospital, Ganzhou 341000, China
全文: PDF (1344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赣州市肿瘤医院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11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及病原菌分布特征,并分析影响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的11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共发生切口感染14例,发生率为12.73%;共检出病原菌25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比60.00%,革兰阳性菌、真菌占比分别为32.00%和8.00%。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辅助化疗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重指数、合并高血压、肿瘤直径、国际通用肿瘤(TNM)分期、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2 h、引流管留置时间≥7 d、辅助化疗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年龄≥60岁、手术时间≥2 h、留置引流时间≥7 d、辅助化疗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中应加强针对性防控,以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谢树花①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切口感染病原学特征危险因素    
收稿日期: 2024-10-10     
基金资助:*基金项目:赣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2ZDX9536)
引用本文:   
谢树花①.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5): 133-136.
XIE Shuhua. 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of Incision Infection in Patients after Radical Mastectomy.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5): 133-136.
链接本文:  
http://www.zgyxcx.com/CN/10.3969/j.issn.1674-4985.2024.35.030     或     http://www.zgyxcx.com/CN/Y2024/V21/I35/133
京ICP备2002329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9
版权所有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