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改良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 |
①青海省人民医院 青海 西宁 810000
②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③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④北京市普仁医院 |
|
Modified Establishment of Wistar Rats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odel |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Qinghai Province,Xi’ning 810000,China |
|
摘要 目的:通过改良线栓法建立稳定的Wistar 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 再灌注模型。方法:60 只雄性Wistar 大鼠,参考Longa 法并适当改进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 再灌注模型30 只,对照组30 只。实验组结扎右侧颈总动脉近心端,夹闭颈总动脉远心端,颈总动脉剪一小口,从颈总动脉经颈内动脉插入线栓,缺血1 h 后,在麻醉状态下完全拔出线栓,并结扎颈内动脉远心端。对照组结扎右侧颈内动脉近心端及远心端,但不插入线栓。术后取脑组织行TTC 染色,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定。结果:经改良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成功率达82.75%,平均操作时间约(20.4±5.3)min,模型大鼠右侧眼裂变小,行走时向右侧转圈,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均在3~4 分,经TTC 染色梗死侧大脑半球颜色苍白,脑梗死区范围一致,梗死体积约(34.62±5.32)%;对照组无任何临床症状,无神经功能缺失表现,经TTC 染色无梗死灶。结论:通过改良,成功建立了Wistar 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 再灌注模型。
|
|
关键词 :
线栓法,
大鼠,
脑缺血,
再灌注
|
|
基金资助: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Z-722) |
通讯作者:
陈晓娟
|
[1] |
王有龙① 李雪① 董建军① 吴亚蓉① 戴海龙② 吕宁②. 区域胸痛中心建设对不同年龄段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现状*[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7): 153-157. |
[2] |
宋海娥①. 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患者心肌再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5): 45-49. |
[3] |
匡重伸① 许航① 黄征① 朱桂云① 王胜①. 钙蛋白酶抑制剂减少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J]. 中国医学创新, 2017, 12(29): 15-18. |
[4] |
齐超① 李夏青① 张宏①. 一种新的大鼠脊髓半离断损伤模型*[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7): 14-17. |
[5] |
匡重伸① 许航① 黄征① 朱桂云① 王胜①. 钙蛋白酶抑制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28): 15-18. |
[6] |
陈晓娟① 肖宗宇② 潘琪③ 侯倩① 才鼎① 周有婷①. 大鼠骨髓源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28): 18-22. |
[7] |
周岳君① 陈玉翠②. 脂易消对NAFLD大鼠Visfatin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26): 18-21. |
[8] |
李勍① 杨雪荣① 王姗姗① 仲婷① 李江① 杨丽娟① 李红燕① 朱沂①. 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依从性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26): 36-38. |
[9] |
郑幼平① 吴小桃① 田原② 张晓明② 周小娟② 孟晶②. 银杏内酯B对视神经钳夹伤后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21): 13-16. |
[10] |
熊永泉① 陆东风② 何志裕②. 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21): 19-21. |
[11] |
刘鑫① 陶春① 林琳①. 蒙药扎冲十三味丸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后海马组织细胞凋亡影响的初步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21): 24-26. |
[12] |
王琳娜① 郭存霞① 陈小永① 杨华山②. 当归补血颗粒早期干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防治高血压肾损害及肾血管病变*[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4): 1-5. |
[13] |
许云俊① 李兴岳① 卢新林① 梁伟钧①. 冠脉显色指导下冠脉结扎法在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2): 22-25. |
[14] |
王娇① 孙立元①. 脑远程缺血处理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2): 143-146. |
[15] |
李永富① 冯星②.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外周血淋巴细胞钟基因表达的变化[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0): 11-1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