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入路方式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步态分析差异化特征分析*
张伟① 张超① 邓春彪① 张袁① 张建光①
①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Differ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Gait Analysis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with Different Approaches
ZHANG Wei, ZHANG Chao, DENG Chunbiao, ZHANG Yuan, ZHANG Jianguang
First-author's address: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637000, China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方式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早期步态分析差异化特征。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6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前入路组81例患者采用直接前入路方式,侧入路组82例患者采用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步态参数、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前入路组、侧入路组术后1、3、6个月的步态参数(步长、步速、步频)、患肢单支撑时间、单支撑时间占步态周期百分比、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改善,SI、VAS评分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术后1、3个月,前入路组指标改善均优于侧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前入路组与侧入路组在上述参数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直接前入路和外侧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步态参数,缓解患者疼痛不适。术后3个月直接前入路方式患者步态恢复程度和髋关节恢复程度均明显优于外侧入路,术后6个月后两种入路方式患者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
全髋关节置换 ,
入路方式 ,
步态参数 ,
髋关节功能
收稿日期: 2023-02-02
基金资助: *基金项目:四川省医学会骨科(尚安通)专项科研课题(2019SAT28)
[1]
赵官平①. 不同手术方法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围手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9): 23-26.
[2]
谢宾① 魏娇妮① 邵军发① 涂平花①. 镇痛麻醉护理在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9): 82-86.
[3]
张涛根① 赵学辉① 夏卫民①. 侧卧位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6): 65-69.
[4]
钟志泉①. 微创小切口侧卧位直接前侧入路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平衡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29): 151-155.
[5]
邵亮① 陈思锋① 傅宇① 李刚①. DAA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自体关节囊翻转技术保护阔筋膜张肌的临床研究*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27): 35-39.
[6]
周峰① 何杰① 杨顺① 马林① 赵宇新① 王华杰① 姜红波① 丁桂凤①.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切口皮肤注射鸡尾酒式药物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应用研究*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25): 143-146.
[7]
卢诚① 晏新① 黄桂才① 苏川涛① 袁峰① 吴师骥① 京芳华① 刘勇① 龙木兰②.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与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近期效果比较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4): 114-117.
[8]
袁敏①.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恐动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3): 148-151.
[9]
王振宇① 朱磊智① 王子瑶① 骆松① 徐小生① 胡赛① 龚良金①. 补阳还五汤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DVT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0): 93-96.
[10]
张小晖① 杨保仲②. 不同术式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情况调查* [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6): 65-68.
[11]
孙庆治① 石磊①. 髋臼骨折记忆合金内固定手术效果研究* [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21): 126-127.
[12]
罗静涛①. 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和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6): 44-47.
[13]
吴恒慧① 冯桂芳① 周翠萍① 张彩霞①.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3): 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