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血常规衍生炎症指标及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变化 |
喻晨① 刘庆丰① |
①当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湖北 当阳 444100 |
|
Changes of Blood Routine Derived Inflammatory Indexes and Costimulation Molecule B7 Family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
YU Chen, LIU Qingfeng |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Dangyang People's Hospital, Dangyang 444100, China |
|
摘要 目的:探究血常规衍生炎症指标及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0月当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评分≥15分患者为A组(n=41),SLEDAI评分10~14分患者为B组(n=41),SLEDAI评分5~9分患者为C组(n=41),SLEDAI评分0~4分患者为D组(n=41),体检健康者为E组(n=41)。比较五组的血常规衍生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之和/淋巴细胞比值(NMLR)及衍生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NLR)]及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常规衍生炎症指标与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的关系。结果:A组、B组、C组及D组的血常规衍生炎症指标均显著高于E组,A组、B组及C组均显著高于D组,A组及B组均显著高于C组,A组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及D组的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均显著低于E组,A组、B组及C组均显著均低于D组,A组及B组均显著低于C组,A组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NLR、PLR、NMLR、dNLR与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B7-H3)、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4(B7-H4)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常规衍生炎症指标及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表达显著异常,且上述指标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
|
关键词 :
血常规衍生炎症指标,
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
系统性红斑狼疮,
疾病活动度
|
收稿日期: 2023-07-18
|
[1] |
李晨① 樊金宇① 李春燕① 路遥① 张帆① 闫海润②. 凝血功能指标及抗磷脂抗体检测在SLE患者合并血栓形成中的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9): 112-117. |
[2] |
徐焱① 陈福英① 万峻宏②. 甲泼尼龙、泼尼松分别联合沙利度胺治疗SLE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对比*[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22): 10-14. |
[3] |
唐鹏芳①. 贝利尤单抗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疗效及对淋巴细胞VCS参数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1): 10-13. |
[4] |
赵春宁① 吴红① 张晓宇①.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眼表状态的临床特点[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8): 119-121. |
[5] |
吕运梅① 闫国珍① 刘扬①. 应用Tei指数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右室功能[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6): 67-70. |
[6] |
金香花① 刘瑛琦② 李玲①. 扶正祛邪法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初探[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0): 92-9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