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创新  2024, Vol. 21 Issue (27): 184-188    DOI: 10.3969/j.issn.1674-4985.2024.27.042
  综  述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微RNA在支架内再狭窄中的作用与机制
刘行健 王金航 张博伦 刘润東 王川
①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 北京 101300
②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北京 100069
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北京 100730
The Role and Mechanisms of microRNA in In-stent Restenosis
LIU Xingjian, WANG Jinhang, ZHANG Bolun, LIU Rundong, WANG Chuan
First-author's address: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Yanjing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1300, China
全文: PDF (1452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常用治疗手段。支架内再狭窄(ISR)是植入支架后较为高发的并发症。微RNA(microRNA,miRNA)可以作为再狭窄诊断和治疗的生物标志物和靶标,预防或减少再狭窄的发生。本文综述了ISR的病理生理机制,介绍了几种miRNA在ISR的功能和调节过程,阐释了其在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和内皮细胞(EC)的表型、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为针对miRNA的ISR的治疗和预防策略提出临床参考,从而指导治疗方案。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关键词 微RNA支架内再狭窄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收稿日期: 2024-07-23     
引用本文:   
刘行健① 王金航② 张博伦① 刘润東③ 王川①. 微RNA在支架内再狭窄中的作用与机制[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7): 184-188.
LIU Xingjian,WANG Jinhang,ZHANG Bolun,LIU Rundong,WANG Chuan. The Role and Mechanisms of microRNA in In-stent Restenosis.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7): 184-188.
链接本文:  
http://www.zgyxcx.com/CN/10.3969/j.issn.1674-4985.2024.27.042     或     http://www.zgyxcx.com/CN/Y2024/V21/I27/184
京ICP备2002329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9
版权所有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