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点阵CO2激光对痤疮萎缩性瘢痕的疗效 |
黄达① 上官祯淇① |
①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皮肤科 江苏 常州 213000 |
|
Efficacy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Combined with Fractional CO2 Laser for Acne Atrophic Scars |
HUANG Da, SHANGGUAN Zhenqi |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Wujin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zhou, Changzhou 213000, China |
|
摘要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点阵CO2激光序贯治疗对痤疮萎缩性瘢痕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2月—2024年1月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点阵CO2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点阵CO2激光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瘢痕祛除权重(ECCA)评分、五级整体改善量表(GAIS)评分、临床疗效、瘢痕体积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ECCA评分低于对照组,GAIS评分高于对照组,瘢痕体积小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联合疗法在改善痤疮萎缩性瘢痕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与单纯点阵CO2激光治疗相比,联合治疗在瘢痕祛除和瘢痕体积缩小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并且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性良好。该联合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以优化痤疮萎缩性瘢痕的治疗效果。
|
|
关键词 :
表皮生长因子,
点阵CO2激光,
痤疮萎缩性瘢痕,
不良反应
|
收稿日期: 2024-09-05
|
[1] |
周桂开①. 循证护理用于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对其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9): 92-96. |
[2] |
许敏① 赵旭涛② 张群③. 中医药对免疫抑制剂治疗肺病不良反应干预策略*[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7): 183-188. |
[3] |
梅蛟① 李峰② 代艳③. 醋泡中药方与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手足癣患者的效果对比*[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6): 65-68. |
[4] |
张一鸣① 黄明儒① 余学成①. 内服小青龙汤联合外治中药熏洗足部治疗寒性咳嗽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3): 109-112. |
[5] |
余亚丁① 李小微① 王韵①. 超声引导后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全麻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1): 5-9. |
[6] |
张华伟① 黄蓉②. 猴头健胃灵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1): 41-45. |
[7] |
杨静欢①. 晚期NSCLC一线EGFR-TKI治疗缓慢进展后的不同治疗方案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1): 66-70. |
[8] |
张媚琰① 顾屏② 李婷婷①. 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现状分析及影响因素调查[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1): 175-178. |
[9] |
钟韶春① 刘艳平① 邹敬威① 曹观新① 蒋小林①. 不同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7): 54-57. |
[10] |
宋莹① 李江龙②. ER、PR、HER-2及Ki-67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7): 139-143. |
[11] |
徐正群① 冯彬① 许阳①. 环硅酸锆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钾水平、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6): 119-123. |
[12] |
李素①. 盐酸氨溴索结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6): 128-131. |
[13] |
罗霞① 易清玲① 黄忠奎①. 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点阵激光对痤疮瘢痕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5): 148-152. |
[14] |
高丽娜① 刘华茂① 罗净①. 需求层次理论下护理对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和应对方式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4): 87-92. |
[15] |
林玲① 丁小玲① 刘丹青①. 通络汤联合电刺激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3): 37-4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