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生AMI的影响因素及NT-proBNP对AMI的预测价值分析
贺骞① 黄婷② 刘善湖① 刘裕忠①
①上饶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江西 上饶 334000 ②上饶市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 江西 上饶 334000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MI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and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NT-proBNP for AMI
HE Qian, HUANG Ting, LIU Shanhu, LIU Yuzhong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Shangrao People's Hospital, Shangrao 334000, China
摘要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影响因素,以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AMI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2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U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检测NT-proBNP水平,并比较不同严重程度UAP患者NT-proBNP水平。随访1年,记录UAP患者AMI的发生情况,并根据是否发生AMI将其分为两组:发生组(n =23)和未发生组(n =97)。对发生AMI的UAP患者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T-proBNP对UAP患者AMI发生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不同严重程度UAP患者NT-proBNP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度组NT-proBNP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中度组NT-proBNP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0例UAP患者中有23例(19.17%)发生AMI。发生组重度UAP占比、NT-proBNP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UAP[OR=3.550,95%CI(1.213,10.387)]、NT-proBNP[OR=3.991,95%CI(1.364,11.676)]均是UAP患者发生AMI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预测UAP患者AMI发生的敏感度为69.57%,特异度为79.81%,AUC为0.721[95%CI(0.635,0.797)]。结论:UAP严重程度及NT-proBNP水平均是UAP患者发生AMI的影响因素,NT-proBNP对UAP患者AMI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 :
不稳定型心绞痛 ,
N末端脑钠肽前体 ,
急性心肌梗死
收稿日期: 2024-08-19
[1]
潘盼① 胡娜② 晏霞③ 黄兰① 苏瑶④. 思维场疗法联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动耐力、心理应激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9): 83-87.
[2]
骆青林① 洪晓华① 廖婉玲① 黄莉姗①. 补阳还五汤联合心脏三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6): 23-26.
[3]
李配① 陈阵② 浦湧①. 养心生脉颗粒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对心肌酶谱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5): 70-75.
[4]
李志① 雷锐②. 阿利西尤单抗联合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4): 66-69.
[5]
彭轩宇① 孟庆贺①. 冠心舒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3): 10-14.
[6]
杨少君① 朱婕琳② 王晓霞③. 达比加群酯联合替格瑞洛对老年心房颤动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凝血功能及心肌指标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3): 27-30.
[7]
蔡安① 庄力钦①. 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0): 21-24.
[8]
吴展鹭① 陈碧雄② 吴碧兰③.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结合心电图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0): 119-123.
[9]
刘青平① 彭强① 李娟①. 替格瑞洛配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9): 10-14.
[10]
邹晓荣① 周雄② 孙恕①. 尼可地尔辅助治疗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8): 87-90.
[11]
曲伟①. 血浆H-FABP、TAFI、PAI-1变化对STEMI静脉溶栓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的预测价值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18): 161-166.
[12]
莫健姣① 黄显南① 刘燕① 刘莉① 周柳芳①.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7): 162-167.
[13]
梁燕伍① 钟敏②. 三位一体急救护理路径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36): 102-106.
[14]
余功冰① 齐玉波① 许盛松①.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35): 123-126.
[15]
邱明涛① 刘风①. 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异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34): 1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