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桂枝茯苓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王丹① 陈颖②
①航空总医院中医科 北京 100012 ②航空总医院妇科 北京 100012
Effect of Supplemented Guizhi Fuli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Xuefu Zhuyu Decoction on Ovarian Cyst and Its Influence on Ovarian Function
WANG Dan, CHEN Ying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viation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012, China
摘要 目的:探讨加味桂枝茯苓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航空总医院就诊的80例卵巢囊肿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加味桂枝茯苓汤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桂枝茯苓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卵巢功能、中医症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抗米勒管激素(AM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卵巢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AMH、E2均高于对照组,FSH、LH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比单独应用加味桂枝茯苓汤,加味桂枝茯苓汤合血府逐瘀汤可明显改善卵巢囊肿患者临床症状及卵巢功能,同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 :
加味桂枝茯苓汤 ,
血府逐瘀汤 ,
卵巢囊肿 ,
卵巢功能 ,
囊肿直径
收稿日期: 2024-06-28
[1]
童银枝①.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地诺孕素对OEC术后患者卵巢功能与血清CA125、CA19-9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4): 56-60.
[2]
宋利① 李瑞玲① 吴艳红①. 缝合止血与电凝止血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1): 60-64.
[3]
栾莹① 张伟娜① 冯珊珊①. 桂枝茯苓丸联合亮丙瑞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清VEGF和MCP-1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9): 39-42.
[4]
罗军① 彭积院① 潘铃娟①. 亮丙瑞林对ER阳性绝经前乳腺癌化疗患者卵巢功能及骨密度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7): 123-126.
[5]
彭赛凤① 范荷花① 梅金凤①. 需要层次理论下的康复护理对卵巢囊肿剥除术后患者卵巢功能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29): 86-91.
[6]
曾克非① 夏婷婷①.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结扎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中的疗效比较*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7): 15-19.
[7]
李燕辉① 王钦①.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联合GnRH-a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术后性激素水平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25): 81-84.
[8]
刘玉玲① 方家① 陈姣洁① 梁瑞宁① 袁紫文② 李佳雪②. 平冲降逆通络汤联合来曲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激素及卵巢功能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7): 63-67.
[9]
付文爱①.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对术后疼痛及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5): 60-64.
[10]
甄火英①. 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的临床效果研究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5): 103-106.
[11]
王敏娜①. 46例卵巢破裂患者的临床分析* [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21): 130-132.
[12]
程喜建①. 耳穴位贴服配合双柏散热敷治疗22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 [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8): 129-131.
[13]
夏蓉①. 卵巢囊肿的临床不同治疗方法比较 [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7): 130-132.
[14]
鲁奇志①. 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的临床观察 [J]. 中国医学创新, 15, 12(08): 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