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对痔患者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文洪①
①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贵州 贵阳 550000
Effect of 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 on Pain Degree and Complication Rate of Patients with Hemorrhoids
WEN Hong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Guizhou Province, Guiyang 550000, China
摘要 目的: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对痔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6月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观察组行PPH。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应激反应、肛肠动力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4.26±1.48)mL,少于对照组的(20.35±2.39)mL,手术时间为(30.28±2.69)min、住院时间为(5.03±1.22)d,均短于对照组的(35.29±3.27)min、(9.71±2.0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3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为(3.01±0.42)分,前列腺素E2、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分别为(141.25±7.35)μg/L、(310.54±13.78)ng/mL、(76.44±4.09)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3.89±0.71)分、(170.58±9.72)μg/L、(378.95±16.85)ng/mL、(95.83±5.2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肛管静息压为(58.52±3.53)mmHg、肛管最大收缩压为(118.48±8.32)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71.21±3.97)mmHg、(135.33±9.21)mmHg,直肠肛管抑制反射阈值为(38.77±4.21)mL,高于对照组的(29.85±3.6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PH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减轻痔患者术后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较轻,且能促进患者肛肠动力学恢复。
关键词 :
痔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 ,
并发症
收稿日期: 2024-08-13
[1]
陈芳① 董倩① 秦速②. 益气化瘀除痹方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患者(气虚血瘀证)PⅢNP、IL-17、SOD、临床疗效及心功能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5): 14-20.
[2]
余佳① 万俊① 邹博群①. 一氧化氮吸入配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气指标、肺动脉参数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5): 127-131.
[3]
周世豪①② 胡培冉①② 郭天落①② 郝岩② 阿尖措②.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进展*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5): 164-169.
[4]
张勇① 万雅洁① 樊秋玲② 尚龙华①. 小柴胡汤对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康复进程及并发症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4): 85-89.
[5]
石建敏① 邹秋红① 邹丹丹①. 混合痔患者外剥内扎术后苦参汤熏洗对术后疼痛与促炎因子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4): 94-97.
[6]
徐文华① 吴维蒲① 徐友丽② 江金文① 方富① 刘永春① 董逸群① 梁锐①. 卒中地图联合预警机制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转运相关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3): 156-160.
[7]
郭欢①. 单孔腹腔镜腹膜外结扎术对小儿腹股沟疝患儿术后康复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2): 56-59.
[8]
俞玮① 王亚斌① 周枫①. 椎体测量联合术中辅助定位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1): 96-100.
[9]
迟宝欣① 常志恒② 韩熙渊③ 党彤④ 汤泊夫④ 王觅柱④ 刘璐④. 结肠支架联合外科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的效果*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1): 25-30.
[10]
张海芳① 庄丽玉① 苏巧妹①. 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健康状态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9): 107-110.
[11]
沈建超① 尹大猛①. 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8): 47-51.
[12]
杨方武① 姬文超② 杨峰①. 适形切除保肛术与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8): 16-20.
[13]
蔡祥春①. 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Logsplitter骨折的效果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6): 41-45.
[14]
杨信本① 陆显祯②. 重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常见并发症研究进展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4): 180-183.
[15]
李芬①.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疾病认识及复发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4): 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