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脑卒中偏瘫手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
张雨琴① 谢强① 阳叶① 邓紫刚① |
①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江西 萍乡 337000 |
|
Progress in Rehabilitation of Hand Dysfunction in Hemiplegic Patients with Stroke |
ZHANG Yuqin, XIE Qiang, YANG Ye, DENG Zigang |
First-author's address: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Pingxiang Mining Group CO., Ltd. General Hospital, Pingxiang 337000, China |
|
摘要 手是人体最为精细、复杂的器官之一,脑卒中患者常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手功能的障碍,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为了促进脑卒中后偏瘫手的恢复,近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脑神经机制的深入研究,康复领域已经发展出多种有效的康复策略和技术。本文将从康复技术发展的角度,包含经典和现代康复治疗的应用,概述脑卒中患者手部功能康复的研究与进展,并对其进行讨论与展望,为后期的临床实践提供方向和帮助,促进患者重返家庭和社会。
|
|
关键词 :
脑卒中,
手功能,
康复机器人手套,
综述
|
收稿日期: 2024-06-25
|
基金资助:*基金项目:2023年萍乡市第一批培育类科技计划项目(2023PY179) |
[1] |
陈琴① 张晓菲① 张麒麟①. 太极推拿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5): 43-47. |
[2] |
周伟萍① 李丹① 陈枫① 刘丽丹① 刘彩丽①. 手功能锻炼操联合扶阳罐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回流受阻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5): 85-90. |
[3] |
甘可① 陈丹① 温振宇①. 注射用血栓通联合热敏灸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3): 35-38. |
[4] |
刘良① 刘权①. 通督调神针法联合扶正活血汤加减治疗对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3): 120-124. |
[5] |
徐文华① 吴维蒲① 徐友丽② 江金文① 方富① 刘永春① 董逸群① 梁锐①. 卒中地图联合预警机制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转运相关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3): 156-160. |
[6] |
薛建宏① 刘倩倩①. 基于赋能理论的高血压护理管理模式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2): 76-80. |
[7] |
郭运然① 张海燕② 肖洪波②. 中西医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2): 157-161. |
[8] |
吴蕾①. 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8): 161-164. |
[9] |
孔安宁①. PNF绳带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5): 31-35. |
[10] |
徐涛① 龚智婷① 杨明敏② 胡洪菱①. 不同频次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4): 5-9. |
[11] |
李纪煌① 范夏女① 杨洪亮② 江乾①. MRI联合CysC、BNP对重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4): 157-160. |
[12] |
汤俊① 路信①. 气道廓清技术联合体外震动排痰仪在脑卒中后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4): 75-79. |
[13] |
陈胜男① 翁红林② 俞嘉昳③. 渐进式模拟居家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3): 100-104. |
[14] |
蒋渊① 吴芳芳①. 穴位注射维生素B12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2): 59-63. |
[15] |
徐文文① 戴玲瑜① 宋莉瑶① 娄梅① 曹韦娜①. 悬吊训练系统结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的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32): 108-11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