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收录
摘要目录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 22卷 25期

刊出日期 2025-09-05

下一期
论  著
琚丽云① 程燕琴① 曹俊杰① 徐智美① 胡芹① 陈真真①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封闭治疗在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血管翳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0月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RA滑膜血管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封闭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频超声引导封闭治疗。治疗结束后1周随访治疗效果,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及炎症因子[红细胞沉降率(ESR)、RF、CRP]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滑膜厚度较治疗前低,关节肿胀数、关节触痛数较治疗前少,晨僵时间较治疗前短,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DAS28及血清ESR、RF、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高频超声引导封闭治疗可改善RA滑膜血管翳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大关节活动范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2025 Vol. 22 (25): 1-5 [摘要]( 21 HTML (1 KB)  PDF  (969 KB)  ( 4 )

张婷婷① 王孟浩①

目的:探讨三联法(布地奈德+西替利嗪+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评估其对改善患儿肺通气功能、免疫功能及抑制气道结构改变的作用。方法:抽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2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治疗,试验组给予布地奈德+西替利嗪+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两组肺通气功能指标[用力呼出2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75%)]、免疫功能指标(IgA、IgG)、气道重塑介质[人软骨糖蛋白-39(HCgp-39)、骨桥蛋白(OPN)]变化情况,并评估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试验组FEF25%、FEF50%、FEF75%、IgA、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试验组HCgp-39、OP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的同时,予以西替利嗪及孟鲁司特钠口服,可调节免疫功能,抑制气道结构改变,促进肺通气功能恢复,改善患儿病情,且该三联法的安全性高。

2025 Vol. 22 (25): 5-9 [摘要]( 14 HTML (1 KB)  PDF  (985 KB)  ( 1 )

黄萍① 殷金建② 刘圣徽③ 曹正培④

目的:观察骨痛灵酊联合仙灵骨葆胶囊、甲钴胺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4年3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双药联合组和三药联合组,各105例。双药联合组采用仙灵骨葆胶囊、甲钴胺胶囊治疗,三药联合组采用骨痛灵酊联合仙灵骨葆胶囊、甲钴胺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腰椎功能[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程度(VAS)、腰部活动度、炎症指标(IL-1、IL-6、TNF-α)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药联合组临床总效率高于双药联合组(P<0.05);治疗4周后,三药联合组腰椎JOA评分高于双药联合组,ODI、VAS评分低于双药联合组(P<0.05);三药联合组腰部前屈、侧屈、后伸活动度大于双药联合组(P<0.05);三药联合组IL-1、IL-6、TNF-α低于双药联合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痛灵酊联合仙灵骨葆胶囊、甲钴胺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腰椎功能,降低疼痛程度,增加腰部活动度,降低炎症反应。

2025 Vol. 22 (25): 10-14 [摘要]( 11 HTML (1 KB)  PDF  (1033 KB)  ( 6 )

汪睿①

目的:探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滴注在突发性耳聋伴眩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80例2022年7月—2024年12月在上饶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方案,观察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滴注治疗方案。对比两组突发性耳聋及眩晕疗效;纯音听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纯音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突发性耳聋疗效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眩晕疗效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4周后,两组在0.5、1.0及2.0 kHz下的纯音听阈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注射地塞米松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滴注治疗突发性耳聋伴眩晕,不仅能够提高突发性耳聋和眩晕的疗效,还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患者不同频率下的纯音听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2025 Vol. 22 (25): 15-18 [摘要]( 8 HTML (1 KB)  PDF  (995 KB)  ( 1 )

黄泽茂① 赖天① 吴学军① 缪锟① 曾轩威① 吴昊①

目的:比较Bunnell缝合法和Kessler缝合法在急诊手部肌腱损伤修复中的效果及对手功能恢复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选择合适的缝合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2024年5月于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接受急诊手部肌腱损伤治疗的1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50,采用Kessler缝合法)和对照组(n=51,采用Bunnell缝合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功能、肌腱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观察组术后12周近端和远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的活动范围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5.69%(P<0.05)。结论:在急诊手部肌腱损伤修复中,Kessler缝合法较Bunnell缝合法的效果好。

2025 Vol. 22 (25): 19-22 [摘要]( 10 HTML (1 KB)  PDF  (1025 KB)  ( 8 )

临床研究
吴莹宏① 曾召平① 龙历① 罗琳璇① 李锋① 文松海①

目的:分析左心耳封堵术(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LAAC)联合射频导管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对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栓塞风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4年3月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NVAF患者的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A组(予以药物治疗)、B组(行LAAC)和C组(行RFCA+LAAC),每组30例。观察记录三组栓塞事件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再住院率。结果:C组栓塞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症状、日常活动、治疗担忧、满意度及总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C组以上维度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A组和B组,B组显著高于A组(P<0.05)。C组再住院率显著低于B组和A组(P<0.05)。结论:LAAC联合RFCA可更有效地降低NVAF患者栓塞风险并改善生活质量。

2025 Vol. 22 (25): 23-26 [摘要]( 10 HTML (1 KB)  PDF  (1039 KB)  ( 0 )

黄知期① 杨双胜②

目的:探究“醒脑开窍”针刺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伴坐骨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4年12月在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LDH伴坐骨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0)予以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n=50)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5 d。比较两组疗效、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5 d后,两组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显著,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与常规针刺治疗相比,“醒脑开窍”针刺法可有效缓解LDH伴坐骨神经痛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可为临床治疗LDH伴坐骨神经痛患者提供一种安全的治疗手段。

2025 Vol. 22 (25): 27-30 [摘要]( 8 HTML (1 KB)  PDF  (1051 KB)  ( 1 )

万俊① 曾晓明① 袁燕①

目的:探讨产时超声在改善第二产程异常产妇妊娠结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9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200例第二产程异常的产妇,根据信封编号后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根据阴道指检情况决定分娩方式,观察组根据阴道指检结合经腹及经会阴超声检查决定分娩方式。统计两组分娩方式、产时胎位不正情况,比较两组经阴道分娩产妇的产程、产程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分娩相关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时胎位不正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阴道分娩产妇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产程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经阴道分娩新生儿体重、血气指标(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乳酸)、出生后10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阴道分娩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阴道分娩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指检联合产时超声可提高第二产程异常产妇阴道分娩成功率,辅助胎位判断,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与分娩相关并发症风险,同时改善新生儿不良结局。

2025 Vol. 22 (25): 31-35 [摘要]( 7 HTML (1 KB)  PDF  (1104 KB)  ( 1 )

廖梅玲① 杨志平① 易文辉①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治疗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于2022年5月—2024年9月将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试验组51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超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评估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S),并记录脑水肿、血管痉挛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FMAS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康复治疗联合丁苯酞可以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自理能力与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

2025 Vol. 22 (25): 36-40 [摘要]( 9 HTML (1 KB)  PDF  (1078 KB)  ( 1 )

毛润芝①

目的:分析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采取奈达铂与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化疗同步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泉州市第一医院60例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IMRT,研究组接受奈达铂与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化疗同步IMRT治疗。观察两组不同治疗方案应用疗效与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存情况差异。结果: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高,研究组治疗后1个月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年生存率、研究组随访1年生存患者的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采取奈达铂与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化疗同步IMRT治疗方案,有助于提升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临床疗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有助于提升患者1年生存率。

2025 Vol. 22 (25): 40-44 [摘要]( 8 HTML (1 KB)  PDF  (1071 KB)  ( 0 )

刘雪① 张静智① 石柳①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大黄灌肠及腹部穴位按摩在急性肠梗阻(AIO)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6月—2024年8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IO患者84例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无痛胃镜直视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至肠腔,对照组予以植物油经肠梗阻导管注药端注入,注入后夹管2 h开始放负压吸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黄灌肠及腹部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症状缓解时间、拔管时间、血清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剔除中转手术的无效患者,观察组各症状缓解时间和拔管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症状评分及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大黄灌肠及腹部穴位按摩在AIO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利于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及拔管时间,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2025 Vol. 22 (25): 45-49 [摘要]( 9 HTML (1 KB)  PDF  (1119 KB)  ( 1 )

郭钱望① 余紫宁① 彭红① 袁聪慧① 江培颜①

目的:探究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早期拔管对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麻醉恢复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全身麻醉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68例(2022年1月—2024年5月)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予对照组常规拔管,试验组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早期拔管。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指标、拔管呛咳反应评分、咽部疼痛程度、血气指标与麻醉恢复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康复指标假膜形成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拔管呛咳反应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相比于术后18 h,两组VAS评分逐渐下降,且术后18、24、48 h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插管前PaO2、PaCO2及pH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两组PaO2均降低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两组PaCO2均升高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H均较插管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呼吸道梗阻、发绀、呼吸急促、肺误吸入及支气管痉挛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早期拔管对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患儿具有良好的效果,可减少拔管呛咳反应及咽部疼痛程度,改善血气指标,有利于减少麻醉恢复期患儿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促进术后康复。

2025 Vol. 22 (25): 49-53 [摘要]( 6 HTML (1 KB)  PDF  (1114 KB)  ( 1 )

李明① 桂燃燃① 孔德胜①

目的:评估C型臂X射线机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月—2023年9月在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PFNA治疗的6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1)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X线设备透视PFNA治疗,研究组接受C型臂X射线机实时成像指导下PFNA治疗。评估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针调整次数、术后住院时间、骨愈合时间、Harris髋关节评分、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导针调整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12个月时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80.00%,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31),低于对照组的13.33%(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C型臂X射线机进行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能显著提高手术精确性和效果,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

2025 Vol. 22 (25): 54-58 [摘要]( 8 HTML (1 KB)  PDF  (1161 KB)  ( 0 )

付嫱①

目的:研究一贯煎加味配合序贯针灸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23年12月—2024年7月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2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采用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与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一贯煎加味配合序贯针灸治疗),各36例。对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率进行比较,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月经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情绪评分、睡眠评分,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及基础窦卵泡数量。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月经评分、情绪评分、睡眠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激素水平优于对照组,基础窦卵泡数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一贯煎加味配合序贯针灸的治疗方案,在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方面显示出显著的临床价值。该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及基础窦卵泡数量,利于调节月经周期、缓解负面情绪和改善睡眠质量,维持血清激素水平的稳定。

2025 Vol. 22 (25): 58-63 [摘要]( 5 HTML (1 KB)  PDF  (1171 KB)  ( 1 )

吴双美① 吴文宗① 廖星明①

目的:探讨肠通方用于老年气虚型功能性便秘(FC)患者的作用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进入三明市第二医院中医肛肠科诊治的老年气虚型FC患者8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观察组则实施肠通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肠道菌群调节、胃肠动力改善、炎症反应控制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大肠埃希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少于对照组,而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直肠最低敏感度(RMS)、最大耐受度(MT)、直肠顺应性(RC)及结肠传输试验(CTT)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IL-17A、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97.50%)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5.00%)(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通方治疗方案用于老年气虚型FC患者治疗,可有效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胃肠动力,减轻炎症反应,能够获得更好的总体治疗效果。

2025 Vol. 22 (25): 63-67 [摘要]( 6 HTML (1 KB)  PDF  (1164 KB)  ( 1 )

陈嘉芳①

目的:探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联合枸橼酸咖啡因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动脉血气指标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3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NRDS患儿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nHFOV治疗,研究组予以nHFOV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动脉血气指标、炎症指标、呼吸机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5 d后,研究组SaO2、PaO2较对照组高,PaCO2、CRP、TNF-α、降钙素原(PCT)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呼吸机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RDS患儿采用nHFOV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动脉血气指标,降低炎症反应,缩短呼吸机使用及住院时间。

2025 Vol. 22 (25): 68-71 [摘要]( 8 HTML (1 KB)  PDF  (1174 KB)  ( 1 )

护理管理
杨学勤① 徐慧芳① 李慧萍①

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赋权模式在重症肺炎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3年1—6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重症肺炎患儿纳入对照组,将2023年7月—2024年1月入院的46例重症肺炎患儿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赋权模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总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学龄期重症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主要照顾者照护准备度[中文版照顾者准备度量表(CPS)]及照护能力[中文版家属照顾者照护能力量表(FCTI)]。结果:观察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学龄期重症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主要照顾者CPS评分高于对照组,FCT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赋权模式在重症肺炎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和治疗依从性,提高主要照顾者照顾准备度和照顾能力。

2025 Vol. 22 (25): 72-77 [摘要]( 5 HTML (1 KB)  PDF  (1290 KB)  ( 0 )

李敏① 刘凤玲①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4年2月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40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为对照组,40例进行延伸护理联合心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心理状态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护理总满意度、治疗总依从性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心理干预与延伸护理干预能减轻焦虑、抑郁,改善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5 Vol. 22 (25): 77-80 [摘要]( 8 HTML (1 KB)  PDF  (1105 KB)  ( 0 )

钟艺佳① 易梦② 聂娟娟①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联合强化心理干预在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符合条件的ART助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40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40例进行细节护理联合强化心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ART治疗相关指标、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与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更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结论:ART助孕患者采用细节护理联合强化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睡眠质量,增加活产率和临床妊娠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2025 Vol. 22 (25): 81-84 [摘要]( 8 HTML (1 KB)  PDF  (1177 KB)  ( 0 )

许冬根① 袁子然① 刘凤玲①

目的:探究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DCA)循环模式的品管圈活动护理在子宫附件超声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5月于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子宫附件超声检查的体检者80例进行研究。本院自2023年10月开展PDCA循环模式的品管圈活动护理,将开展此护理模式前、后(2023年1—8月、2023年10月—2024年5月)的体检者分别纳入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PDCA循环模式的品管圈活动护理。评估子宫附件超声检查时间、护理能力、健康保健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体检者子宫附件超声检查等待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开展后护理人员各项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开展前(P<0.05);研究组体检者健康保健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体检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模式的品管圈活动护理可以显著缩短子宫附件超声检查的等待时间,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提升体检者健康保健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

2025 Vol. 22 (25): 85-89 [摘要]( 7 HTML (1 KB)  PDF  (1248 KB)  ( 0 )

卢明金①②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DCA)模式联合强化康复护理在腹腔镜肝切除术(L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于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LH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选取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40,采用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40,采用RCA-PDCA模式联合强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术后VAS评分、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术后并发症情况和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首次进食、肛门排气、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术后8 h,两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VAS评分在术后24、48 h及出院当日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出院当日的NSNS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参照组(25.00%)(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活力、躯体疼痛、情感职能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RCA-PDCA模式联合强化康复护理可明显缩短LH患者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2025 Vol. 22 (25): 89-93 [摘要]( 6 HTML (1 KB)  PDF  (1218 KB)  ( 1 )

潘辉芬① 詹群芳① 周卫敏①

目的:探讨分层精细化护理对血液透析(HD)患者疾病感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0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HD患者8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分层组,各4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分层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分层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疾病感知、症状负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简易疾病感知问卷与血液透析症状负担量表评分降低,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评分升高,且分层组简易疾病感知问卷与血液透析症状负担量表评分低于常规组,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分层组护理满意度(97.50%)高于常规组(80.00%)(P<0.05)。结论:分层精细化护理可有效改善HD患者疾病感知,减轻症状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2025 Vol. 22 (25): 94-98 [摘要]( 8 HTML (1 KB)  PDF  (1303 KB)  ( 0 )

余燕华①

目的:探讨基于叙事疗法的心理护理联合房树人心理绘画治疗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2022年1月—2024年2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40例患者进行基于叙事疗法的心理护理联合房树人心理绘画治疗为观察组。评估两组社会功能、应对方式、心理状态及症状。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应对方式评分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基于叙事疗法的心理护理联合房树人心理绘画治疗,可有效调节负面情绪,改善症状,调节应对方式,提升社会功能。

2025 Vol. 22 (25): 98-102 [摘要]( 8 HTML (1 KB)  PDF  (1255 KB)  ( 1 )

殷瑛① 帅姝洁② 陈筠① 高洁③

目的:探究正念减压疗法联合引导呼吸训练在胸腔镜术后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4年6月在景德镇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胸腔镜术后肺康复护理的80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38)接受引导呼吸训练,联合组(n=42)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正念减压疗法。比较两组术后焦虑抑郁量表-A(HADS-A)、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肺康复训练依从性、静态肺功能指标[最大呼气压(MEP)、FVC、FEV1]、6分钟步行距离(6MWD)、术后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HADS-A、CPSS、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MEP、FVC、FEV1较干预前升高,6MWD长于干预前,且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肺康复训练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联合引导呼吸训练能缓解胸腔镜术后肺康复患者负性情绪,提高肺功能,促进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2025 Vol. 22 (25): 102-106 [摘要]( 9 HTML (1 KB)  PDF  (1248 KB)  ( 2 )

经验交流
翁云玲① 易俊② 王敏林③ 江婷④ 冷小兵①

目的:探讨团体艺术行为疗法对抑郁发作患者的影响,并对预后进行分析。方法:60例抑郁发作患者于2024年1—4月被收入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用药及心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团体艺术行为疗法,评价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SDS、HAMD-24、认知灵活性问卷(CF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评分(QOL),同时记录干预后半年时QOL评分。结果:两组干预4周后抑郁量表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干预4周后SDS、HAMD-24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4周后认知灵活性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可选择性、可控性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4周后睡眠质量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4周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4周后及干预后半年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升,观察组干预4周后及干预后半年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艺术行为用于抑郁发作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程度及预后,提升睡眠质量及认知灵活性。

2025 Vol. 22 (25): 107-112 [摘要]( 6 HTML (1 KB)  PDF  (1457 KB)  ( 0 )

章春平① 王淑梅① 黄美玲①

目的:分析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T细胞亚群及血液学指标在预后良好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配对抽样设计。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0月在南昌市第九医院接受初次治疗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80例,根据治疗2个月后的效果将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n=40)与预后不良组(n=40)。对比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血液学指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预后良好的影响因素,并以ROC曲线评估CD3+、CD4+及CD4+/CD8+预测预后良好的效能。结果:治疗后,预后良好组CD3+、CD4+及CD4+/CD8+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CD8+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治疗后,预后良好组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血红蛋白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治疗后,两组CRP、红细胞沉降率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3+、CD4+、CD4+/CD8+均是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预后良好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单个预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预后良好的指标中,CD4+/CD8+的效能最高,AUC值为0.896,特异度为85.00%,敏感度为92.50%,其次是CD4+,AUC值为0.685,CD3+预测效能最低,AUC值为0.649,以上三者联合诊断效能高于单独诊断,AUC值为0.930,特异度为80.00%,敏感度为97.50%。结论:CD3+、CD4+、CD4+/CD8+三者联合可有效预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

2025 Vol. 22 (25): 112-116 [摘要]( 8 HTML (1 KB)  PDF  (1470 KB)  ( 1 )

刘爱连① 刘宇文① 潘自杨①

目的:比较单孔附加一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plus one port,SILC+1)与多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multi-por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MPLC)在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纳入2023年4月—2025年4月于上饶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SILC+1组(40例)和MPLC组(40例)。分别实施相应手术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中转开腹情况)、术后恢复指标(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饮食恢复时间)及术后24 h疼痛程度进行对比分析。术后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运用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对手术切口愈合情况进行评价,同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SILC+1组在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饮食恢复时间及VSS评分等方面均明显优于MPLC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MPLC相比,SILC+1在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中具有创伤更小、恢复进程更快及术后疼痛程度更轻等优势,且两者在手术安全性方面无显著差别。

2025 Vol. 22 (25): 117-121 [摘要]( 5 HTML (1 KB)  PDF  (1372 KB)  ( 0 )

颜静秀① 吴云① 郑林① 沈佳坤①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和调节性T细胞(Treg)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2024年8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初次诊断确诊者作为初诊组(64例),复发者作为复发组(16例),选取同期院内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应用地塞米松治疗,根据患者情况联合免疫球蛋白输注。比较初诊组、复发组患者临床疗效、Treg、Tfh水平及Tfh/Treg比值,并比较治疗总有效者、健康体检人群的Treg、Tfh水平及Tfh/Treg比值。结果:初诊组与复发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组与复发组Treg、Tfh水平及Tfh/Treg比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例ITP患者中治疗总有效者57例作为治疗有效组,治疗有效组与对照组Treg、Tfh水平及Tfh/Treg比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与复发的ITP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当,治疗有效后患者外周血Tfh水平、Tfh/Treg比值及Treg与健康体检人群相当,临床可通过持续监测Treg、Tfh水平及Tfh/Treg比值,调整治疗方案,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2025 Vol. 22 (25): 121-124 [摘要]( 13 HTML (1 KB)  PDF  (1203 KB)  ( 0 )

袁英侠① 聂玉倩② 穆怀伟③

目的:探究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河北一洲肿瘤医院2022年1月—2023年7月收治的9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等分配至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进行新辅助化疗,观察组进行新辅助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两组持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HER2、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水平,T淋巴细胞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缓解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HER2、CA153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CD3+、CD4+及CD4+/CD8+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应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疗效显著,具体作用机制涉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

2025 Vol. 22 (25): 125-129 [摘要]( 8 HTML (1 KB)  PDF  (1453 KB)  ( 3 )

刘晓娟①

目的:探究难治性皮肤溃疡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换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2021年8月—2023年9月于吉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难治性皮肤溃疡患者分为两组,各44例。待创面进入红色期后对照组行湿性换药,于溃疡创面表面涂抹水凝胶,泡沫敷料覆盖,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RP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情况、疼痛评分(VAS评分)、创面愈合美容满意度、血清学指标[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创面愈合时间及肉芽长出时间较早(P<0.05)。相比于对照组,开始治疗后12周研究组VAS评分较低,创面愈合美容总满意率较高,治疗14 d的EGF、TGF-β1水平较高(P<0.05)。结论:难治性皮肤溃疡应用PRP联合换药治疗可获得显著效果,有助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缓解创面疼痛感,提升肉芽组织中EGF、TGF-β1水平,对促进肉芽生长及创面愈合具有重要作用。

2025 Vol. 22 (25): 129-132 [摘要]( 6 HTML (1 KB)  PDF  (1257 KB)  ( 3 )

操伟庆① 李美② 李源①

目的:探讨超早期内镜下止血联合生长抑素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2024年10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生长抑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超早期内镜下止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血液指标及再出血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及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内镜下止血和生长抑素可以提高急性上消化道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胃肠功能,提高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并减少再出血率。

2025 Vol. 22 (25): 133-137 [摘要]( 10 HTML (1 KB)  PDF  (1417 KB)  ( 0 )

张红萍① 付家富②

目的:比较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凝血功能、主要结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宜春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4年12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限制性输血)与对照组(n=40,开放性输血)。比较两组入院时(T0)、治疗3 d后(T1)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T、FIB)、常规血液学指标[Hb、红细胞压积(HCT)、PLT]及主要结局指标(Hb达标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率)、血液资源消耗(悬浮红细胞总用量、单次最大输注量、输血频次)、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两组T0、T1时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Hb、HCT提高,但观察组Hb、HCT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b达标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悬浮红细胞总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单次最大输注量、输血频次、输血相关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输血Hb达标时间早,住院时间短,血液资源消耗少,且两种输血策略的安全性相当。

2025 Vol. 22 (25): 137-141 [摘要]( 9 HTML (1 KB)  PDF  (1368 KB)  ( 1 )

游静①

目的:探讨自酸蚀粘结剂结合复合树脂填充在儿童乳牙龋齿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1—12月芜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乳牙龋齿患儿120例(共120颗龋齿),所有患儿均进行复合树脂填充修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试验组接受自酸蚀粘结剂治疗,对照组则接受全酸蚀粘结剂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随访3个月龋齿复发率、牙齿固位等级、牙髓敏感等级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随访3个月龋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试验组牙齿固位Ⅰ级率高于对照组,Ⅲ级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试验组牙髓敏感Ⅰ级率高于对照组,Ⅲ级、Ⅳ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牙髓敏感Ⅱ级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乳牙龋齿修复中选用自酸蚀粘结剂结合复合树脂填充效果更加显著,患儿牙齿固位和边缘密合性更高,进而降低了外界因素对患儿牙髓刺激,从而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2025 Vol. 22 (25): 142-145 [摘要]( 5 HTML (1 KB)  PDF  (1347 KB)  ( 1 )

芦微① 王将勇② 杨丽③ 黄纡寰④

目的:探讨耳穴刺络放血法在急性腰扭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2月抚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针刺特定穴)、观察组(耳穴刺络放血法),各30例。两组均持续治疗3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疼痛情况、腰椎功能、腰椎活动度、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低于对照组,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腰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及右侧屈活动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中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刺络放血法在急性腰扭伤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其腰椎功能与腰椎活动度,提升生活质量。

2025 Vol. 22 (25): 146-150 [摘要]( 5 HTML (1 KB)  PDF  (1513 KB)  ( 0 )

张岩岩① 严松② 钟桂福①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Dex)与咪达唑仑(Mid)在机械通气患儿中的镇静效能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纳入2023年3月—2025年2月102例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年龄1~12岁),随机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观察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首剂1 μg/kg,维持0.7 μg/(kg·h)],对照组使用咪达唑仑[首剂0.2 mg/kg,维持5 μg/(kg·min)]。记录两组镇静效果(镇静达标时间、苏醒时间、药物追加次数)、生理参数(HR、MAP、RR)、临床结局(机械通气时间、首次拔管成功率)及不良事件(心动过缓、谵妄)。结果:观察组镇静达标时间[(23.15±8.27) min vs(41.32±12.35) min]、苏醒时间[(127.35±45.27)min vs (265.12±67.35)min]早于对照组,药物追加次数[(1.35±0.87)次/24 h vs (4.12±1.35)次/24 h]少于对照组(P<0.001);两组在给药后12 h(T1)、24 h(T2)、48 h(T3)时HR和RR较T0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更短[(78.35±21.27)h vs (122.67±34.15)h,P<0.001],首次拔管成功率更高(92.16% vs 74.51%,P=0.015),谵妄发生率更低(5.88% vs 21.57%,P=0.021),但心动过缓发生率较高(19.61% vs 3.92%,P=0.013)。结论:Dex可显著提升患儿机械通气镇静效率并缩短撤机时间,但其心率抑制风险需临床权衡。

2025 Vol. 22 (25): 150-154 [摘要]( 9 HTML (1 KB)  PDF  (1469 KB)  ( 0 )

医学综合
李燕① 何燕琴② 何丽娜③ 周练③ 陈非③

目的:分析赣州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ELISA检测复检符合情况,探讨优化实验室ELISA检测稳定性的策略,为提升实验室血液检测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2021年1月—2023年12月赣州市中心血站251 721例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ELISA检测,收集复检标本数量及复检反应性标本数量,对不同检测项目、不同厂家试剂、单试剂反应性与灰区标本的复检符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BsAg、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抗-HIV复检率、复检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厂家试剂间复检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试剂反应性与灰区标本间复检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ELISA检测复检符合率能有效监控实验室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出现异常波动在检测方法、试剂选择、仪器稳定性等方面实施改进,并设置合理的复检反应性临界值,能减少假反应性的发生,提高检测准确性,避免血液浪费及献血者流失。

2025 Vol. 22 (25): 155-158 [摘要]( 8 HTML (1 KB)  PDF  (1388 KB)  ( 0 )

陈伟① 肖玉峰①

目的:探讨双源螺旋CT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在肝癌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4年4月在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双源螺旋CT增强扫描的患者100例,将其中58例肝癌患者纳入观察组,42例肝脏良性肿瘤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双源螺旋CT增强扫描的定量参数,包括动静脉期的CT强化值及净增值、动脉期碘增加值、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并通过ROC曲线分析其对肝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动静脉期的CT净增值(CTAV)低于对照组,而动脉期碘增加值和动脉期NIC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TAV、动脉期碘增加值和动脉期NIC联合预测肝癌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均高于单独预测。结论:双源螺旋CT增强扫描定量参数中,CTAV、动脉期碘增加值和动脉期NIC的联合检测对肝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肝癌诊断提供了有效的影像学指标。

2025 Vol. 22 (25): 159-163 [摘要]( 9 HTML (1 KB)  PDF  (1636 KB)  ( 1 )

卢立荣① 刘端甫② 刘志云③

目的:探讨躁狂症患者外周血CRP、IL-17表达与躁狂程度及破坏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8月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躁狂症患者(躁狂症组),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均行外周血CRP、IL-17检测,并采用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估躁狂症患者躁狂程度及破坏攻击行为,比较各组外周血CRP、IL-17水平,并采用相关性分析躁狂症患者外周血CRP、IL-17表达与躁狂程度及破坏攻击行为的关系。结果:躁狂症组外周血CRP、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度躁狂组外周血CRP、IL-17水平高于中度躁狂组和轻度躁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度躁狂组外周血CRP、IL-17水平高于轻度躁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躁狂症组MO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外周血CRP、IL-17表达与躁狂程度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外周血CRP、IL-17表达与MOA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躁狂症外周血CRP、IL-17表达与躁狂程度及MOAS评分呈正相关(P<0.001)。结论:躁狂症患者外周血CRP、IL-17呈高表达水平,且与躁狂程度及破坏攻击行为密切相关。

2025 Vol. 22 (25): 163-166 [摘要]( 11 HTML (1 KB)  PDF  (1315 KB)  ( 0 )

蒋玲① 杨瑞芬①

目的:探讨首次热性惊厥患儿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4年1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首次热性惊厥患儿107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并连续随访6个月,统计患儿预后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首次热性惊厥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随访6个月,纳入的107例首次热性惊厥患儿出现热性惊厥复发27例,神经系统发育异常3例,继发癫痫8例,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5.51%(38/107)。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首次惊厥月龄<12个月、复杂性热性惊厥、首次惊厥发作≥5次、首次惊厥持续时间≥15 min、早产、癫痫家族史及脑电图结果异常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发作时体温、发作前发热时长、分娩方式、颅脑MRI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杂性热性惊厥(OR=4.721)、首次惊厥发作≥5次(OR=4.263)、癫痫家族史(OR=4.860)、脑电图结果异常(OR=5.652)是影响首次热性惊厥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首次热性惊厥患儿不良预后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复杂性热性惊厥、首次惊厥发作≥5次、癫痫家族史、脑电图结果异常,应加强针对性防护措施,以改善患儿预后。

2025 Vol. 22 (25): 167-171 [摘要]( 12 HTML (1 KB)  PDF  (1560 KB)  ( 0 )

阮俊燕①② 朱紫玲② 汤旺② 黄伟强③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参数和前列腺体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24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8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57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达峰时间(TTP)、上升支斜率(WIS)、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强度(PI)、上升时间(RT)和前列腺体积。采用ROC曲线分析超声造影参数和前列腺体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MTT、RT、TTP短于对照组,PI、WIS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前列腺体积25~40 mL的占比高于对照组,前列腺体积>60 mL的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超声造影参数联合前列腺体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敏感度为96.3%,特异度为96.5%,AUC为0.962,优于单独检测。结论:超声造影参数联合前列腺体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2025 Vol. 22 (25): 171-174 [摘要]( 6 HTML (1 KB)  PDF  (1458 KB)  ( 3 )

陈燕红① 刘兰芳②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LDL-C、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南昌市按摩医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依据是否合并糖尿病肾病(DN)分为合并DN组(n=33)与单纯T2DM组(n=47),另同期选择本院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采血测定LDL-C与HDL-C、HbA1c水平,并比较三组间的差异;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LDL-C、HDL-C、HbA1c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临床价值。结果:合并DN组LDL-C、HbA1c水平高于单纯T2DM组、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单纯T2DM组、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LDL-C水平、低HDL-C水平、高HbA1c水平为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LDL-C、HDL-C、HbA1c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AUC分别为0.769、0.787、0.753、0.851,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最高。结论:联合检测LDL-C、HDL-C、HbA1c可预测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有助于指导早期治疗工作。

2025 Vol. 22 (25): 175-178 [摘要]( 8 HTML (1 KB)  PDF  (1549 KB)  ( 1 )

李江① 陈晖① 曾林胜①

目的:探究桥本氏甲状腺炎(HT)背景对超声引导下细胞学检查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4年12月赣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将合并HT的34例(41个结节)设为HT组,未合并HT的46例(57个结节)设为非HT组,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细胞学检查。比较两组超声相关指标(结节大小、结节回声、结节形态、结节边界、血流信号)、Bethesda分类;分析超声引导下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与非HT组相比,HT组血流信号丰富、边界不清晰的结节占比较高(P<0.05);两组结节大小、形态、回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组Ⅱ类结节占比低于非HT组(P<0.05)。超声引导下细胞学检查诊断HT组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特异度低于非HT组(P<0.05)。两组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HT的甲状腺结节血流丰富且边界不清晰,将对超声引导下细胞学检查鉴别诊断良恶性的特异度产生负面影响,需结合其他检查方案综合判断。

2025 Vol. 22 (25): 179-183 [摘要]( 9 HTML (1 KB)  PDF  (1614 KB)  ( 0 )

综  述
王聪① 骆学新②

肺癌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晚期患者常伴随中重度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疼痛管理中,阿片类药物作为强效镇痛剂,被广泛应用于肺癌疼痛的治疗中。然而,这类药物在缓解疼痛的同时也常导致便秘这一常见且困扰患者的副作用。本文旨在综述中西医对肺癌中重度疼痛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后所致便秘的研究进展,从中西医角度探讨相关治疗策略及相关注意事项。

2025 Vol. 22 (25): 184-188 [摘要]( 13 HTML (1 KB)  PDF  (1565 KB)  ( 3 )

京ICP备2002329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9
版权所有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