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收录
摘要目录

中国医学创新

    

2024年 21卷 32期

刊出日期 2024-11-15

下一期
论  著
曾斌华① 万辉① 王新刚①

目的:探讨脑出血去骨瓣减压术后择期行颅骨修补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行脑出血去骨瓣减压术并择期行颅骨修补的患者,按照修补时间实施分组处理,对照组43例在去骨瓣减压术后3~6个月实施颅骨修补治疗,观察组43例在去骨瓣减压术后≥1个月且<3个月实施颅骨修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颅脑指标、应激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NIHSS评分、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OS评分、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5、7 d头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颅内压异常指数、脑灌注异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皮质醇、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出血去骨瓣减压术后≥1个月且<3个月实施颅骨修补治疗,可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同时改善颅脑指标及预后效果。

2024 Vol. 21 (32): 1-5 [摘要]( 81 HTML (1 KB)  PDF  (974 KB)  ( 44 )

刘建建① 段平国② 张先燎① 吴青③ 李忠友① 曾正兴① 曾水平①

目的:对于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在Mast Quadrant可扩张通道的基础上,给予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观察其对患者病情的改善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3年1月,选择就诊于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的88例老年性LSS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以1∶1的比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观察组采用Mast Quadrant可扩张通道下MIS-TLIF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比较,记录两组术前、术后3 d的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并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ODI评分在术后6、12个月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VAS、ODI评分在术后6个月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6个月,观察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GSH-Px、SOD均明显低于术前,ACTH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GSH-Px、SOD均高于对照组,ACTH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st Quadrant可扩张通道下MIS-TLIF治疗老年性LSS相较于传统TLIF,其手术创伤小,术中应激反应轻,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改善其腰椎功能。

2024 Vol. 21 (32): 5-10 [摘要]( 78 HTML (1 KB)  PDF  (1042 KB)  ( 68 )

谭兰兰① 李坤①

目的:分析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喉罩联合L型通气管全麻的价值。方法:选择新余市人民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68例实施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4)接受鼻咽通气道全麻,观察组(n=34)接受喉罩联合L型通气管全麻。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满意度、生命体征变化。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T4时的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均高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喉罩联合L型通气管全麻方案既可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亦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确保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2024 Vol. 21 (32): 11-14 [摘要]( 110 HTML (1 KB)  PDF  (991 KB)  ( 71 )

刘学华① 吴奡① 李冬香①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CU)患者应用当归饮子加减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月贵溪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CU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盐酸奥洛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加用当归饮子加减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症状及体征评分、血清学指标、CU活动性和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较对照组高,症状及体征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白介素-4(IL-4)、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U患者应用当归饮子加减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调节免疫相关因子,且安全性好。

2024 Vol. 21 (32): 15-19 [摘要]( 80 HTML (1 KB)  PDF  (1025 KB)  ( 72 )

冯登齐① 官兵② 白吉斌① 范涵蕾① 黎锐娟① 张雪丽① 马也① 王兴龙① 陈永香① 杨秀碧①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失能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脏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6月于昆明三一一医院内三科就诊的90例失能老年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心脏功能[心率(heart rate,HR)、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心肌损伤标志物[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 Ⅲ N-terminal peptide,PⅢNP)]、运动耐力[6分钟步行试验(6 min walk test,6MWT)],记录两组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CO、LVEF均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6MWT距离均增加,观察组长于对照组,LVESD、LVEDD均减小,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HR、NT-proBNP、cTnI、PⅢNP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显著改善失能老年CHF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心肌损伤。

2024 Vol. 21 (32): 19-23 [摘要]( 103 HTML (1 KB)  PDF  (1030 KB)  ( 29 )

临床研究
高山洪① 白明亮① 周豪①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止点细孔道缝线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洪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92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成研究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关节镜下常规缝线固定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关节镜下前交叉止点细孔道缝线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膝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负重开始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主观评价表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关节活动度均增加,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35%(2/46)]较对照组[19.57%(9/4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止点细孔道缝线固定术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关节活动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2024 Vol. 21 (32): 24-27 [摘要]( 83 HTML (1 KB)  PDF  (1026 KB)  ( 48 )

吴新俊① 林生① 郑伟① 黄小丽①

目的:探究脊神经射频联合免疫三氧血回输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3年6月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120例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脊神经射频治疗,观察组则进行脊神经射频联合免疫三氧血回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因子[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8+及CD4+/CD8+)。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疼痛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7 d后,观察组VAS评分构成均优于对照组,疼痛因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20 d后,观察组CD8+均低于对照组,CD3+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神经射频联合免疫三氧血回输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临床效果相对较好,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调控机体免疫,因此在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2024 Vol. 21 (32): 28-32 [摘要]( 74 HTML (1 KB)  PDF  (1084 KB)  ( 57 )

赵洪影① 沈霞② 吴恩杰③

目的:分析司美格鲁肽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住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T2DM合并ASCVD(T2DM-ASCVD)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预混胰岛素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比较两组糖代谢、血压、体重和脂代谢指标水平,颈动脉超声参数,血清骨膜蛋白(POSTN)水平,不良反应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体重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积分(Crouse积分)和血清POST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司美格鲁肽可有效调控T2DM-ASCVD患者的血糖、血脂代谢,并可减重、降压、减少颈动脉斑块的数量和面积、降低血清POSTN水平、降低MACE发生风险。

2024 Vol. 21 (32): 32-36 [摘要]( 126 HTML (1 KB)  PDF  (1065 KB)  ( 57 )

朱宝发① 黄少华② 唐磊② 胡映生② 王泽②

目的:探究与近端锁定钢板相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将在瑞昌市中医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进行治疗的8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4例。常规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研究组采用PFNA治疗。比较研究组和常规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髋关节恢复情况,并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尖顶距(TAD),分析两组并发症及术后骨折不愈合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髋关节恢复优良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TAD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更高(P<0.05);两组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骨折不愈合率低于常规组(9.09% vs 25.00%)(P<0.05)。结论:PFNA对促进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术后TAD的恢复效果较好,相较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能降低术中出血量、加快手术进程,且术后并发症少。

2024 Vol. 21 (32): 37-40 [摘要]( 81 HTML (1 KB)  PDF  (2109 KB)  ( 48 )

罗倩① 谈海云① 姜明① 余良胜① 郭金江②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方案在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在湖北理工学院附属黄石爱康医院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静脉注射0.5~1 mg/kg丙泊酚、0.5 μg/kg舒芬太尼、0.1 mg/kg维库溴铵诱导麻醉。对照组(n=35)术中采用依托咪酯麻醉方案,复合组(n=35)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依托咪酯麻醉方案。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诱导前(T0)、插管后即刻(T1)、术毕(T2)、拔管后即刻(T3)]的血流动力学,以及认知功能、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T0时,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T1、T2、T3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即刻、拔管后第2天,复合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术前1 d升高,但复合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单纯依托咪酯麻醉方案,联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2024 Vol. 21 (32): 41-45 [摘要]( 72 HTML (1 KB)  PDF  (1116 KB)  ( 59 )

黄东辉① 谭金石① 李柱文①

目的:探讨阿比多尔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3月—2024年1月在东莞市桥头医院儿科就诊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给予阿比多尔联合开喉剑喷雾剂及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比多尔及对症治疗。观察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口腔溃疡及皮肤疱疹消退时间、口腔疼痛改善时间,比较两组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抗体、肠道病毒71型(EV71)抗体阳性率和血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降钙素原(PCT),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口腔溃疡及皮肤疱疹消退时间、口腔疼痛改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oxA16抗体、EV71抗体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CRP、PC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00% vs 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比多尔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手足口病,能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2024 Vol. 21 (32): 45-50 [摘要]( 77 HTML (1 KB)  PDF  (1164 KB)  ( 79 )

卢彦① 刘歆① 王莹① 刘琪慧① 阳纯平②

目的:分析内镜下痔套扎术联合透明帽辅助下消痔灵注射术治疗Ⅰ~Ⅲ度内痔的效果。方法:选取赣州市中医院肛肠科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90例Ⅰ~Ⅲ度内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1(30例)、对照组2(30例),试验组采用内镜下痔套扎术联合透明帽辅助下消痔灵注射术,对照组1采用单纯内镜下痔套扎,对照组2采用肛门镜下内痔结扎术联合消痔灵内痔硬化剂注射术。比较三组症状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3、7、14 d的便血、痔核脱出、瘙痒、坠胀、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痔套扎术联合透明帽辅助下消痔灵注射术治疗Ⅰ~Ⅲ度内痔,可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良好。

2024 Vol. 21 (32): 50-54 [摘要]( 86 HTML (1 KB)  PDF  (1114 KB)  ( 77 )

卢桂清① 吴姗娜①

目的:探究艾司奥美拉唑在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中的疗效及对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80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四联疗法治疗,其中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则服用艾司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胃溃疡治疗总有效率、症状体征改善时间、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胃蛋白酶原[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胃黏膜形态学指标评分。结果:观察组的胃溃疡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及2周后两组的PGⅠ、PGⅡ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各项胃黏膜形态学指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司奥美拉唑在Hp阳性胃溃疡患者中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胃黏膜形态学。

2024 Vol. 21 (32): 55-58 [摘要]( 83 HTML (1 KB)  PDF  (1110 KB)  ( 39 )

蒋渊① 吴芳芳①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维生素B12配合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于鹰潭市中医院治疗的9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穴位注射维生素B12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平衡功能及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4 Vol. 21 (32): 59-63 [摘要]( 111 HTML (1 KB)  PDF  (1169 KB)  ( 76 )

田旺① 章蕾蕾②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萍乡赣西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疗效、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内皮素-1(ET-1)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充血肱动脉内径增加度(FM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可有效促进患者心功能水平恢复,利于缓解患者中医证候,且副作用较少,安全性较高。

2024 Vol. 21 (32): 63-66 [摘要]( 74 HTML (1 KB)  PDF  (1079 KB)  ( 94 )

护理管理
余欢欢① 李文娟① 杨艳① 胡敏①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患者经协同护理及患者自评-主观全面评定(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个体化营养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8月—2021年11月收治的107例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54,行常规护理)和试验组(n=53,行协同护理+基于PG-SGA个体化营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均较参照组低,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参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联合基于PG-SGA个体化营养干预应用于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

2024 Vol. 21 (32): 67-72 [摘要]( 65 HTML (1 KB)  PDF  (1277 KB)  ( 64 )

唐月婷①

目的:探讨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的八段锦结合耳穴贴压对肿瘤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晋江市医院收治的80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的八段锦结合耳穴贴压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癌因性疲乏、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化疗患者采用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的八段锦结合耳穴贴压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癌因性疲乏,提升护理满意度。

2024 Vol. 21 (32): 72-75 [摘要]( 89 HTML (1 KB)  PDF  (1096 KB)  ( 50 )

吴范宁①

目的:观察基于主观认知下降(SCD)评估的针对性护理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精神病院精神康复科2022年1月—2023年11月接诊的抑郁症伴失眠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1)与研究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基于SCD评估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SCD水平、抑郁焦虑程度、睡眠质量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主观认知下降问卷(SCD-Q9)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2.68%)高于对照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SCD评估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抑郁症伴失眠患者SCD、抑郁焦虑程度,明显调节失眠状态,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4 Vol. 21 (32): 76-80 [摘要]( 82 HTML (1 KB)  PDF  (1224 KB)  ( 52 )

欧阳雪①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90例NSCLC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均采用含铂双药化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于护理前后分别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Piper疲乏调查量表(PF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价两组的心理健康状况、癌因性疲乏程度和生活质量;护理期间,参照美国癌症研究所化疗毒副作用分级标准评价两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毒副反应分级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和PFS各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期间,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皮肤黏膜损伤和过敏反应均轻(P<0.05)。护理后,两组GQOLI-74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改善NSCLC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减轻癌因性疲乏,降低毒副反应分级,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4 Vol. 21 (32): 80-85 [摘要]( 78 HTML (1 KB)  PDF  (1305 KB)  ( 48 )

欧子旋①

目的:探究正念减压疗法联合五音特色护理对肠癌化疗后患者情绪、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11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肠癌化疗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五音特色护理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情绪、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结果:护理前,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CD-RISC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正念减压疗法联合五音特色护理干预肠癌化疗后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其心理弹性水平,促进其养成良好的应对方式。

2024 Vol. 21 (32): 86-91 [摘要]( 71 HTML (1 KB)  PDF  (1348 KB)  ( 82 )

张艳① 陈海燕① 董艳明① 郁娇娇① 张方圆①

目的:探讨以健商理念为指导的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健康信念、自我管理能力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泗洪分金亭医院收治的112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术后接受以健商理念为指导的护理),各56例。比较两组健康信念、自我管理能力及心功能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信念量表、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心排血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健商理念为指导的护理能够坚定PCI后患者健康信念,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心功能。

2024 Vol. 21 (32): 91-95 [摘要]( 55 HTML (1 KB)  PDF  (1269 KB)  ( 119 )

经验交流
岑景盛① 涂泽松① 谭志韵① 李宁① 罗汉文①

目的:比较三纽扣钢板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佛山市中医院住院的60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纽扣钢板组(30例)和锁骨钩钢板组(30例),分别进行三纽扣钢板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3、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二期内固定取出例数。结果:术后两组患者X线片显示肩锁关节复位良好。术后1、3、6个月,纽扣钢板组的VAS评分均低于锁骨钩钢板组,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锁骨钩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长和二期内固定取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无论是三纽扣钢板还是锁骨钩钢板内固定,都能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三纽扣钢板内固定不侵占肩峰下间隙,避免肩峰撞击和术后肩痛,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无需二次取出内固定物,短期疗效更优。

2024 Vol. 21 (32): 96-100 [摘要]( 112 HTML (1 KB)  PDF  (3958 KB)  ( 78 )

周以明① 金婧茹① 孟庆伟① 张平① 涂绍军① 夏露萍① 程玲芳①

目的:探究清醒俯卧位通气联合高流量氧疗在轻中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5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轻中度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高流量氧疗治疗。观察组给予清醒俯卧位联合高流量氧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吸入气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PaO2/FiO2)、治疗依从性及气管插管率、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第3天和治疗第7天观察组FiO2均低于对照组,而PaO2/Fi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醒俯卧位通气联合高流量氧疗在轻中度ARDS患者中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机体PaO2/FiO2和FiO2,同时还可以降低气管插管率和缩短ICU住院时间。

2024 Vol. 21 (32): 100-103 [摘要]( 66 HTML (1 KB)  PDF  (1162 KB)  ( 42 )

彭学铭① 吴霞②

目的:探究黏膜下注射血凝酶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冷圈套器切除术中预防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2月宜春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收治的80例行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冷圈套器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90枚息肉,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法分为观察组(n=40,48枚息肉)和对照组(n=40,42枚息肉)。两组均采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冷圈套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于黏膜下注射无菌生理盐水+肾上腺素,观察组于黏膜下注射无菌生理盐水+肾上腺素+血凝酶预防出血。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手术结束时间、息肉切除时间、息肉完整切除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手术结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息肉完整切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息肉切除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冷圈套器切除术采用黏膜下注射血凝酶止血效果显著,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及手术结束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手术安全性,适合临床应用。

2024 Vol. 21 (32): 104-108 [摘要]( 68 HTML (1 KB)  PDF  (1328 KB)  ( 75 )

徐文文① 戴玲瑜① 宋莉瑶① 娄梅① 曹韦娜①

目的:探讨悬吊训练系统结合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在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诊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高压氧组(n=30)、悬吊组(n=30)和高压氧联合悬吊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高压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悬吊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悬吊训练系统治疗,高压氧联合悬吊组在高压氧组基础上采用悬吊训练系统治疗,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记录并比较四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上肢Fugl-Meyer量表(UL-FMA)、下肢Fugl-Meyer量表(FMA-L)评分]、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步行能力[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10 m最大步行速度(10MWS)]、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BI)]。结果:治疗后,高压氧联合悬吊组的UL-FMA、FMA-L和BBS评分>悬吊组>高压氧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FAC评分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联合悬吊组的10MWS>悬吊组>高压氧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联合悬吊组生活质量评分>悬吊组>高压氧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训练系统结合高压氧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24 Vol. 21 (32): 108-112 [摘要]( 78 HTML (1 KB)  PDF  (1293 KB)  ( 52 )

李瑶瑶① 王爱萍② 周勤仙① 谭丽平① 张小芳①

目的:分析宫腔单球囊联合葡萄糖酸钙在剖宫产术中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12月吉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6例拟行剖宫产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65)与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用宫腔填纱+葡萄糖酸钙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单球囊填塞+葡萄糖酸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恢复指标、出血量、子宫下降幅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8%,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恶露排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1、3、5 h的子宫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采用宫腔单球囊联合葡萄糖酸钙的处理方式有助于预防产后出血,并促进术后康复进程。

2024 Vol. 21 (32): 113-117 [摘要]( 68 HTML (1 KB)  PDF  (1390 KB)  ( 84 )

王红梅① 黄萌萌① 王玉芝①

目的:探讨氟康唑注射液联合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化脓性中耳炎(SOM)合并真菌感染(F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共计78例SOM合并FI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两组均采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冲洗外耳道,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研究组给予氟康唑注射液联合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听力功能、炎症因子、复发率、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36%(29/39),研究组为92.31%(36/39),研究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症状(耳痛、鼓膜充血、流脓、发热)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气导阈值、骨导阈值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2.78%(1/36),较对照组的27.59%(8/2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4/39),研究组为5.13%(2/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M合并FI患者给予氟康唑注射液联合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促进症状消失时间缩短,改善听力功能、炎症反应,降低复发风险,安全性较高。

2024 Vol. 21 (32): 117-121 [摘要]( 93 HTML (1 KB)  PDF  (1293 KB)  ( 40 )

肖依烂① 张华成② 江鹏辉②

目的:探究齐拉西酮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对蛋白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3年6月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采用齐拉西酮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及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蛋白标志物[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磷酸化tau蛋白(p-tau)]及生存质量[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4、8周后,观察组TE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PANSS评分、蛋白标志物及SQL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生物反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蛋白标志物及生存质量。

2024 Vol. 21 (32): 122-126 [摘要]( 70 HTML (1 KB)  PDF  (1397 KB)  ( 58 )

肖生香①

目的:研究不同他汀类药物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CHD)伴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江西省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CHD伴高脂血症患者,根据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瑞舒伐他汀(商品名:可定)组(n=40)和阿托伐他汀(商品名:立普妥)组(n=40),可定组给予瑞舒伐他汀与氢氯吡格雷治疗,立普妥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两组颈动脉流动力学指标、脂代谢情况、心功能、临床疗效,且记录治疗期间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可定组颈动脉内径、最大和最小血流速度均高于立普妥组,阻力指数低于立普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定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立普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可定组LVESD高于立普妥组,LVEF低于立普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定组MACE总发生率为10.00%,低于立普妥组的17.50%,可定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立普妥组的72.5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CHD伴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脂质代谢指标,还能促进心功能指标恢复正常,降低MACE发生率。

2024 Vol. 21 (32): 126-130 [摘要]( 95 HTML (1 KB)  PDF  (1325 KB)  ( 37 )

钟丽丽① 黄清梅① 阮良婷①

目的:探究皮下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新余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22年5月—2023年4月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长效胰岛素+速效胰岛素一日多次胰岛素注射,研究组采用皮下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 d后血糖控制情况、日均高血糖持续时间、日均血糖波动范围、治疗情况(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控制血糖达标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餐前与餐后2 h、睡前血糖水平与平均值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两组各餐前与餐后2 h、睡前、血糖水平与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日均高血糖持续时间、日均血糖波动范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日均高血糖持续时间、日均血糖波动范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每天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控制血糖达标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能较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但相较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皮下胰岛素泵治疗可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并更好地控制血糖波动。

2024 Vol. 21 (32): 131-134 [摘要]( 116 HTML (1 KB)  PDF  (1334 KB)  ( 60 )

林攀① 黄志珍①

目的:探究与分析吡拉西坦联合丁苯酞双序贯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伴发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龙岩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2月—2023年9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伴发认知障碍的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治疗,观察组采用吡拉西坦联合丁苯酞双序贯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BI),同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拉西坦联合丁苯酞双序贯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伴发认知障碍可获得突出的临床效果,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安全性较高。

2024 Vol. 21 (32): 135-138 [摘要]( 81 HTML (1 KB)  PDF  (1341 KB)  ( 30 )

医学综合
胡艳① 邹丽① 邓志坚①

目的:探究雄性激素受体(AR)及Ki-67表达水平与三阴性乳腺癌超声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2023年4月在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并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Ki-67及AR的表达情况。比较Ki-67、AR阳性表达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参数、AR阳性表达及不同表达水平Ki-67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超声特征。结果:Ki-67及AR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22%(83/92)、35.87%(33/92);Ki-67阳性患者的Ⅲ、Ⅳ期比例高于阴性患者,AR阳性患者Ⅰ、Ⅱ期比例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Ki-67、AR表达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肿瘤最大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R阳性患者边缘毛刺无成角和血流信号0、1级比例均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高表达组边缘毛刺成角、形态不规则、钙化、后方回声衰减、内部回声非低回声及血流信号2、3级比例均高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AR阳性表达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边缘毛刺无成角及血流信号0、1级的比例高,Ki-67高表达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边缘毛刺成角、形态不规则、钙化、后方回声衰减、内部回声非低回声及血流信号2、3级比例高。

2024 Vol. 21 (32): 139-143 [摘要]( 78 HTML (1 KB)  PDF  (1484 KB)  ( 34 )

李琪① 李丰章① 刘天笑①

目的:探究肺结节肺部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Lung-RADS)分类联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SPN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病理或手术明确24例良性SPN、96例恶性SPN;回顾性分析其肺结节Lung-RADS分类及CT影像检查结果,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ung-RADS分类、CT征象评分单独及联合诊断恶性SPN的效能。结果:120例患者Lung-RADS分类结果显示,2类16例,3类20例,4A类10例,4B类54例,4C类20例。良性SPN组病灶边界光整、钙化占比均高于恶性SPV组,支气管截断、胸膜牵拉、分叶、肿瘤血管征象占比均低于恶性S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SPN组CT征象评分2分患者占比高于恶性SPN组,恶性SPN组CT征象4、5、6分患者占比均高于良性S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ung-RADS分类、CT征象评分联合诊断恶性SPN的AUC值为0.948,高于二者单独诊断的0.881、0.931,联合诊断恶性SPN的敏感度为97.92%,高于lung-RADS分类、CT征象评分单独诊断的83.33%、89.58%。结论:Lung-RADS分类与CT征象联合诊断恶性SPN较二者单独诊断具备更高诊断效能,可提升恶性SPN诊断敏感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4 Vol. 21 (32): 143-147 [摘要]( 99 HTML (1 KB)  PDF  (11327 KB)  ( 4 )

袁慧① 吴建元① 罗琳① 胡迪① 周月菊① 刘思① 黄建英①

目的:通过调查影响疫苗临床研究健康志愿者参与行为意向的因素,为后续疫苗临床研究志愿者招募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3—5月对223名参与疫苗临床研究的健康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疫苗临床研究健康志愿者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结果:疫苗临床研究健康志愿者参与行为意向的总分平均为(15.56±4.13)分,健康志愿者对临床研究的了解程度和参与满意度是影响其参与行为意向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健康志愿者对临床研究的了解程度和参与满意度是影响其参与行为意向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疫苗临床研究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健康志愿者对研究的理解,并关注其在研究参与过程中的感受。

2024 Vol. 21 (32): 148-152 [摘要]( 79 HTML (1 KB)  PDF  (1493 KB)  ( 25 )

涂伟岚① 李盛旗① 马婷① 周继良①

目的:分析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计算机体层扫描(CT)特殊征象与D-二聚体(D-D)水平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乐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SICH患者的资料,收集并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非增强CT征象,根据短期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与不良组,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ICH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CT特殊征象与D-D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不良组早期血肿扩大(HE)、卫星征、黑洞征、岛征、不规则征占比及D-D水平均显著高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D-D、早期HE、卫星征、黑洞征、岛征、不规则征为SICH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漩涡征、卫星征、低密度征与D-D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SICH患者CT特殊征象与D-D水平及短期预后密切相关。

2024 Vol. 21 (32): 153-157 [摘要]( 77 HTML (1 KB)  PDF  (1559 KB)  ( 35 )

唐小燕① 张辉林① 康艳亭① 周丽萍①

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对不同年龄初产妇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宜春市人民医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84例,年龄<23岁的28例初产妇作为低龄组,年龄23~30岁的28例初产妇作为适龄组,年龄>30岁的28例初产妇作为高龄组。产后6周用盆底三维超声对产妇静息时、最大Valsalva动作时的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尿道后角(PUA)、子宫颈外口位置(CMP)、膀胱颈位置(BNP)进行测量,并计算尿道旋转角(URA)、膀胱颈移动度(BND)、子宫颈外口移动度(CDD)。记录三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高龄组静息时肛提肌裂孔面积大于适龄组和低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最大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面积、CMP、BNP均大于适龄组和低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URA、BND、CDD均大于适龄组和低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子宫脱垂发生率均高于适龄组和低龄组,膀胱膨出发生率高于低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与尿道内口漏斗形成、膀胱膨出、子宫脱垂发生均呈正相关(rs=0.425、0.361、0.374,P<0.05)。结论:初产妇年龄越大,在分娩过程中盆底结构和功能受损的程度可能越严重。

2024 Vol. 21 (32): 157-161 [摘要]( 82 HTML (1 KB)  PDF  (1438 KB)  ( 67 )

陈秋艳① 邱文芳① 宁娟①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的诊断效能及其形态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在赣州市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术后12个月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的产妇96例。其中,诊断为瘢痕憩室的34例纳入瘢痕憩室组,瘢痕愈合良好的62例纳入对照组。以磁共振成像(MRI)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阴道三维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诊断效能,观察瘢痕憩室的结构特点(瘢痕憩室长度、宽度、深度)、瘢痕周围肌层中的血流参数[血管化指数(vascularization index,VI)、流动指数(flow index,FI)、血管流动指数(vascularization flow index,VFI)]、高清(HD)流动模式下瘢痕周围血流分布。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对诊断效能进行评估。结果:瘢痕憩室组月经天数长于对照组,前位子宫的占比高于对照组,剖宫产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后位子宫的瘢痕憩室长度、宽度和深度均显著大于前位子宫,残留肌层厚度小于前位子宫(P<0.05)。与对照组相比,瘢痕憩室组的VI、FI、VFI均显著高(P<0.05)。瘢痕周围区域展现出2 cm范围内的血流分布,对照组血流主要集中在0级和Ⅰ级,而瘢痕憩室组则以Ⅱ级和Ⅲ级血流为主,两组血流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ROC曲线对诊断效能进行评估,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瘢痕憩室的AUC为0.95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1%和96.8%。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能够有效显示其形态影像学特征,为临床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高效的诊断工具。

2024 Vol. 21 (32): 162-166 [摘要]( 84 HTML (1 KB)  PDF  (4510 KB)  ( 63 )

汪丽①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发生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LP)的关系。方法:选择上饶市中医院2022年7月—2023年9月收治的80例MHD患者,统计患者入院时一般资料,检测血清PTH、ALP水平,并依据MHD 3个月时钙磷代谢紊乱发生情况分为钙磷代谢紊乱组和钙磷代谢正常组,分析血清PTH、ALP水平与MH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关系。结果:80例MHD患者透析3个月时出现钙磷代谢紊乱33例,发生率为41.25%;两组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病程、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吸烟史、饮酒史及血磷、血钙、尿酸、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磷代谢紊乱组肌酐、血清PTH、ALP、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钙磷代谢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肌酐、PTH、ALP、超敏C反应蛋白是MH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PTH、ALP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MH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AUC分别为0.853、0.837、0.925,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血清PTH、ALP水平与MHD患者发生钙磷代谢紊乱密切相关,且对预测钙磷代谢紊乱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2024 Vol. 21 (32): 166-171 [摘要]( 104 HTML (1 KB)  PDF  (3867 KB)  ( 35 )

刘优优①

目的:探究经会阴二维超声(2DUS)结合实时三维超声(3DUS)检查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SUI患者,纳入SUI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常规体检的50例健康女性,纳入非SUI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经会阴2DUS、实时3DUS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旋转角(URA)、静息时及Valsalva动作时的肛提肌裂孔面积(LHA);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经会阴2DUS结合实时3DUS检查对SUI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SUI组BND、URA、静息时LHA、Valsalva动作时LHA均大于SU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图,结果显示,BND、URA、静息时LHA及Valsalva动作时LHA单独诊断SUI均有一定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71],以上指标联合诊断SUI的价值高(AUC>0.90);当以上指标的cut-off值分别取28.905 mm、55.885°、12.865 cm2 、21.160 cm2时,可获得最佳诊断价值。结论:经会阴2DUS结合实时3DUS检查对女性SUI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2024 Vol. 21 (32): 171-174 [摘要]( 66 HTML (1 KB)  PDF  (3084 KB)  ( 49 )

李娟① 黄勍① 孙星芳① 吴飞华②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下峰值强度(PI)、平均渡越时间(MTT)在子宫内膜癌(EC)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EC患者作为EC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60例作为良性病变(BL)组。所有患者均行超声造影,比较EC组和BL组及深肌层浸润组和无或浅肌层浸润组PI、MTT、达峰时间(TTP)、到达时间(AT),并分析上述指标对EC及深肌层浸润的诊断价值。结果:EC组PI高于BL组,MTT短于BL组(t=6.315、3.177,P<0.05);ROC曲线显示,PI、MTT联合诊断EC的AUC为0.861,高于PI的0.799、MTT的0.694(Z=2.015、3.780,P<0.05);深肌层浸润组PI高于无或浅肌层浸润组,MTT短于无或浅肌层浸润组(t=3.901、3.854,P<0.05);ROC曲线显示,PI、MTT联合诊断EC深肌层浸润的AUC为0.902,高于PI的0.792、MTT的0.764(Z=2.345、2.226,P<0.05)。结论:超声造影下PI、MTT对EC及深肌层浸润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2024 Vol. 21 (32): 175-178 [摘要]( 106 HTML (1 KB)  PDF  (6361 KB)  ( 21 )

综  述
李婷① 范晓棠①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多用于诊断肝癌和卵巢癌,但其在其他肿瘤中也异常表达,其中最为多见的是胃癌。这种胃癌被称为甲胎蛋白阳性胃癌(alpha-fetoprotein positive gastric carcinoma,AFPGC),诊断以血清学诊断和病理免疫组化分析为主,具有低发病率和高侵袭性、预后差的特点。本文以AFP对胃癌治疗、预后的影响,AFPGC的治疗、分子特征及不良预后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对胃癌和AFPGC的临床诊治选择提供思路。

2024 Vol. 21 (32): 179-184 [摘要]( 74 HTML (1 KB)  PDF  (1694 KB)  ( 152 )

汪宁① 谢庆芝①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厌氧菌,定植于人体胃窦部,是慢性胃炎、胃肠部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也是胃癌发展最明确、最可控的危险因素。有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幽门螺杆菌抗生素治疗由于抗生素耐药性增加、疗效降低及药物递送效率低下而受到限制。本综述旨在重点概述近年来幽门螺杆菌治疗进展及其用于临床治疗的挑战和前景。

2024 Vol. 21 (32): 184-188 [摘要]( 139 HTML (1 KB)  PDF  (1470 KB)  ( 129 )

京ICP备2002329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9
版权所有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