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樊小林① 谢建寰① 黄燕① 黄丽① 刘勇波①
目的:分析健脾通络解毒方联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1月赣州市中医院消化科收治的60例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健脾通络解毒方联合热敏灸治疗。于两组治疗前后,评估中医证候积分,检测CD3+成熟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CD4+)、CD4+/.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4+/CD8+)、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改良梅奥(Mayo)评分、溃疡性结肠炎内镜活动度(Baron)内镜评分评估患者自身疾病严重程度,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中医证候(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肛门灼热、纳差)积分、改良Mayo评分、Baron内镜评分、炎症因子(IL-6、IL-8、TNF-α)水平均下降,CD3+、CD4+、CD4+/CD8+水平均上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通络解毒方联合热敏灸对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2025 Vol. 22 (14): 1-6 [摘要](
24
)
HTML
(1 KB)
PDF
(1018 KB)
(
19
)
-
邱璇① 曾明明①
目的:探讨桑白皮汤加减对痰热壅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气道炎症及铁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4年7月柳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6例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茶碱缓释片+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桑白皮汤加减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铁代谢指标[血清铁(SI)、转铁蛋白(TRF)、血清铁蛋白(SF)]及用药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5% vs 77.4%,P=0.030)。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指标、铁代谢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炎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SI和TRF水平均升高,SF水平均下降,观察组SI和TR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5.7% vs 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541,P=0.462)。结论:桑白皮汤加减与西药联合治疗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有确切效果,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气道炎症、调节铁代谢有关。
2025 Vol. 22 (14): 6-10 [摘要](
26
)
HTML
(1 KB)
PDF
(979 KB)
(
7
)
-
宋瑞龙① 叶益舟① 黄艳莉①
目的:探究左卡尼汀联合人促红素对血液透析贫血患者血红蛋白(Hb)、铁生物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龙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血液透析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抽签法分为人促红素组(n=51)和联合组(n=51)。人促红素组采用人促红素治疗,联合组采用左卡尼汀联合人促红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铁生物标志物、贫血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人促红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转铁蛋白(TRF)均高于人促红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均高于人促红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人促红素治疗血液透析贫血,可显著提高患者血红蛋白、铁生物标志物水平,且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2025 Vol. 22 (14): 11-14 [摘要](
15
)
HTML
(1 KB)
PDF
(984 KB)
(
4
)
-
张哲① 苏志伟①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联合西药对帕金森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河北省中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收的帕金森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9)行西药治疗,观察组(n=39)予以黄连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对比两组证候积分、总有效率、认知功能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主症、次症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与对照组的5.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有效降低证候积分,提升效果,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具有较好安全性。
2025 Vol. 22 (14): 15-19 [摘要](
19
)
HTML
(1 KB)
PDF
(1026 KB)
(
14
)
-
宋媛媛① 夏乐② 薛莲① 陈晓晖①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应用降脂方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8月—2024年5月滨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共计120例NAFLD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降脂方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脏超声疗效、脂肪受控衰减指数(CAP)、体重指数(BMI)、肝功能、血脂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57/60),高于对照组的81.6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AFLD超声分度情况均优于治疗前,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6个月后CAP、BMI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6个月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6个月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治疗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HDL-C均高于对照组,LDL-C、TC、T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脂方加减联合穴位埋线应用于NAFLD治疗中,可促进临床疗效及肝脏超声疗效提高,降低CAP、BMI,改善肝功能与血脂水平。
2025 Vol. 22 (14): 19-24 [摘要](
15
)
HTML
(1 KB)
PDF
(1084 KB)
(
10
)
-
-
朴天华① 帅天姣① 尹璐① 王睿① 张赛哲①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牡丹江医科大学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瞳孔直径、眼裂宽度、复视情况(复视目测评分及复视角度)、眼球活动度(提上睑肌、上直肌、下直肌及下斜肌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瞳孔直径、眼裂宽度、复视情况及眼球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28 d后,观察组瞳孔直径、复视目测评分及复视角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眼裂宽度及眼球活动度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中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因此在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2025 Vol. 22 (14): 25-29 [摘要](
15
)
HTML
(1 KB)
PDF
(1088 KB)
(
2
)
-
黄金峰① 李张① 陈超① 邱军荣① 周琼林①
目的:探讨克氏针钛缆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4月鹰潭一八四医院收治的80例髌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术,研究组实施克氏针钛缆张力带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和手术前后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3 d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研究组HBV、LBV、PV、FIB和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钛缆张力带内固定术可有效提高髌骨骨折患者临床效果,调节血液流变学参数和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好。
2025 Vol. 22 (14): 29-33 [摘要](
22
)
HTML
(1 KB)
PDF
(1088 KB)
(
4
)
-
李敏① 邓茹月① 甘淳②
目的:分析针灸推拿结合Maitland手法综合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2月—2024年1月于新余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1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常规组应用Maitland手法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行针灸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肩关节活动度、功能、疼痛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肩关节活动度均大于常规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肩关节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结合Maitland手法综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更佳,对患者肩关节功能活动度、功能和疼痛的改善更好。
2025 Vol. 22 (14): 34-38 [摘要](
22
)
HTML
(1 KB)
PDF
(1147 KB)
(
5
)
-
李荣传① 庄金红①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采用恩他卡朋双多巴片联合多巴丝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晋江市医院2021年1月—2024年6月收治的共计80例P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采用多巴丝肼治疗,研究组采用恩他卡朋双多巴片联合多巴丝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帕金森病评分、氧化应激指标、神经因子、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统计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5-羟色胺(5-H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他卡朋双多巴片联合多巴丝肼应用于PD患者治疗中,可提升临床效果,提高患者抗氧化、神经保护作用,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2025 Vol. 22 (14): 39-43 [摘要](
19
)
HTML
(1 KB)
PDF
(1122 KB)
(
9
)
-
刘阳①
目的:探讨改良双反牵引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1月当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良双反牵引技术治疗,比较两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范围。结果:两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 d,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研究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研究组膝关节屈曲、伸直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双反牵引技术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中,能够改善围手术期指标,降低疼痛程度,提高膝关节功能及活动范围。
2025 Vol. 22 (14): 43-47 [摘要](
14
)
HTML
(1 KB)
PDF
(1124 KB)
(
154
)
-
熊宇鑫① 唐月璞① 张灵珊①
目的:分析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开展时机对患者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6月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70例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时机分为A组(在伤后72 h内进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n=38),B组(在伤后72 h至2周进行内固定术,n=32)。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炎症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骨折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下床活动时间早于B组,术后住院时间、疼痛时间均短于B组,术后3 d镇痛药物使用剂量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A组炎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于伤后72 h内实施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疼痛时间,血清炎症反应较轻,其具体恢复效果优于伤后72 h后的手术效果。
2025 Vol. 22 (14): 48-52 [摘要](
22
)
HTML
(1 KB)
PDF
(1139 KB)
(
11
)
-
燕楠①② 任明珍③ 黄剑①
目的:探究腰椎脊柱推拿配合微波治疗在膝关节骨关节炎(KO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KOA患者,均为2021年1月—2023年5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n=42)采用微波治疗,观察组(n=42)采用微波治疗联合腰椎脊柱推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疼痛程度及功能活动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6.19%)(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背冷痛评分(1.58±0.21)分、关节僵硬评分(1.85±0.32)分、关节冷痛评分(1.95±0.24)分、活动受限评分(1.78±0.25)分及乏力症状评分(1.61±0.32)分均低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3.13±0.82)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中疼痛部分评分(3.84±2.13)分、僵硬部分评分(2.18±1.13)分、日常生活部分评分(12.61±2.13)分及总分(18.63±3.23)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OA患者应用腰椎脊柱推拿配合微波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缓解临床症状,提升膝关节活动功能。
2025 Vol. 22 (14): 52-56 [摘要](
22
)
HTML
(1 KB)
PDF
(1148 KB)
(
9
)
-
刘智① 戴文杰② 曾广英③
目的:评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4年8月在丰城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胆囊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50例)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50例)接受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长)、疼痛状况[麦吉尔布里斯班症状评分(McGill Brisbane symptom score,MBSS)]、血清指标[固醇激素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分]、并发症(出血、切口感染、胆漏、尿潴留)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耗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3个月MBSS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第3天的SREBP-2、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3个月心理、生理、独立性、精神支柱、社会关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治疗中能够有效缩短切口总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长,减轻术后疼痛,改善血清指标和生活质量。
2025 Vol. 22 (14): 57-62 [摘要](
16
)
HTML
(1 KB)
PDF
(1240 KB)
(
619
)
-
王国宁① 张建① 李扬① 魏延菊①
目的:分析清热止带方坐浴联合坤泰胶囊治疗绝经后萎缩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2022年6月潍坊市中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绝经后萎缩性阴道炎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给予坤泰胶囊+替勃龙治疗,观察组给予清热止带方坐浴+坤泰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指标、中医证候积分、阴道健康积分、生殖激素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γ干扰素(IFN-γ)、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各项阴道健康积分均降低,血清sIgA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均降低,孕酮(P)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生殖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止带方坐浴联合坤泰胶囊治疗能够缓解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进而促进绝经后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
2025 Vol. 22 (14): 62-66 [摘要](
15
)
HTML
(1 KB)
PDF
(1169 KB)
(
10
)
-
黄桂芳① 刘水根② 曹昌炳① 胡敏杰②
目的:探索血流限制性训练(BFR)联合反重力跑台训练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患者股内侧肌表面肌电信号、膝关节功能和骨隧道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在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接受ACL重建术后转入康复科的72例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BFR和反重力跑台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4周和第8周股内侧肌表面肌电信号中位频率(MF)和积分肌电值(IEMG)、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及胫骨内口骨隧道扩大直径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8周HSS评分优良率。结果:术后第4、8周,两组患者股内侧肌表面肌电信号MF、IEMG和HSS评分均高于术后第1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股内侧肌表面肌电信号MF和IEMG、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周,观察组HS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FR联合反重力跑台训练可促进ACL重建术后患者股内侧肌MF和IEMG升高,增强肌肉力量和抗疲劳能力,改善膝关节的功能,对胫骨内口骨隧道扩大直径短期内无明显改变。
2025 Vol. 22 (14): 67-72 [摘要](
14
)
HTML
(1 KB)
PDF
(1306 KB)
(
8
)
-
-
李凤鸣①
目的:评估护理管理干预联合静脉定位技术对小儿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4年3—9月济南市历下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接受静脉穿刺治疗的患儿,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标准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静脉定位仪定位穿刺联合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性、家属满意度。结果:试验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总依从率、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干预与静脉定位技术的结合应用,有效提升了儿科静脉输液的成功率和护理质量,同时增加了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了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2025 Vol. 22 (14): 73-77 [摘要](
17
)
HTML
(1 KB)
PDF
(1205 KB)
(
19
)
-
方晓莉① 龙慧芳①
目的:探究配偶全方位参与照护与流产后改良关爱护理对稽留流产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03例稽留流产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1)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52)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配偶全方位参与照护与流产后改良关爱护理。对比两组负性情绪、社会支持度、压力水平、应对能力。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压力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应对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配偶全方位参与照护联合流产后改良关爱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稽留流产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社会支持度,降低压力水平,并增强应对能力。
2025 Vol. 22 (14): 78-82 [摘要](
18
)
HTML
(1 KB)
PDF
(1284 KB)
(
4
)
-
-
邓志娟①
目的:探讨联用改良黄土汤及奥美拉唑钠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中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AUGIB患者,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五医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奥美拉唑钠治疗,观察组加用改良黄土汤治疗,均持续治疗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止血情况、胃液pH值、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胃肠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81.40%),止血、腹痛消失及血压稳定时间分别为(32.96±4.15)h、(40.85±3.41)h、(2.37±0.41)d,均早于对照组的(52.86±5.34)h、(49.01±4.87)h、(3.86±0.4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液pH值(7.14±1.04),高于对照组的(6.07±0.85),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为(114.41±11.47)g/L,高于对照组的(105.41±10.35)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分别为(12.17±1.03)、(26.41±2.03)、(16.25±1.24)s,均短于对照组的(13.51±1.12)、(29.74±2.12)、(18.46±1.29)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分别为(38.96±3.45)ng/L、(125.68±12.54)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42.87±4.85)ng/L、(150.87±15.4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联用改良黄土汤及奥美拉唑可提高AUGIB治疗效果,缩短止血时间,减轻凝血功能障碍,加快血红蛋白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2025 Vol. 22 (14): 83-87 [摘要](
13
)
HTML
(1 KB)
PDF
(1260 KB)
(
7
)
-
谢秀芳① 营林通① 李秀娟①
目的:探究急性化脓性中耳炎(acute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ASOM)患者行龙胆泻肝汤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2024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ASOM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39)予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观察组(n=39)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听阈、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37/39)]较对照组[79.49%(31/3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观察组耳痛、耳鸣、耳闷、听力下降、耳脓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观察组不同频率下听阈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10 d后,观察组耳部症状、听力情况、心理健康、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ASOM患者采取龙胆泻肝汤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用药方案可取得理想效果,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听力和生活质量。
2025 Vol. 22 (14): 87-91 [摘要](
17
)
HTML
(1 KB)
PDF
(1229 KB)
(
7
)
-
毛银泉① 高静② 罗子莹①
目的:研究盐酸纳布啡在全麻下扁桃体摘除术与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儿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4—10月至高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扁桃体或腺样体病变需手术治疗患儿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戊乙奎醚、枸橼酸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采用七氟烷、瑞芬太尼、罗库溴铵进行麻醉维持,试验组将枸橼酸芬太尼替换成盐酸纳布啡,其余与对照组一致。比较两组术后躁动发生率、苏醒延迟情况、躁动和疼痛评分,以及术前、气管拔管时和拔管后10 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躁动发生率、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量表(PAED)和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苏醒延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气管拔管时和拔管后10 min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较术前高,试验组拔管后10 min的心率较术前低(P<0.05);试验组气管拔管时和拔管后10 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纳布啡在全麻下扁桃体摘除术与腺样体切除术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显著减轻患儿术后疼痛和稳定血流动力学,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025 Vol. 22 (14): 92-96 [摘要](
20
)
HTML
(1 KB)
PDF
(1316 KB)
(
8
)
-
施云科① 张世珍②
目的:探讨芪丹通络颗粒联合中药熏蒸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1月邢台市中医医院糖尿病院区收治的9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予依帕司他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丹通络颗粒联合中药熏蒸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血液流变学指标、尿酸(UA)、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尿微量白蛋白、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FPG、2 h PG均较治疗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UA、尿ACR、尿微量白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C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丹通络颗粒联合中药熏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显著,能降低血糖及尿酸,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缓解临床症状。
2025 Vol. 22 (14): 96-100 [摘要](
18
)
HTML
(1 KB)
PDF
(1259 KB)
(
2
)
-
薛婧①
目的:比较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多重耐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合并脑卒中患者中的疗效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5月—2023年12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多重耐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合并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0)和B组(n=40)。A组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进行治疗,B组采用美罗培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及炎症反应[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抗炎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及白介素-10(IL-10)]。结果: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SI评分及炎症反应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B组的PSI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促炎因子及IL-4、IL-10均显著低于A组,IL-2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培南在多重耐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合并脑卒中患者中的疗效较好,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2025 Vol. 22 (14): 101-104 [摘要](
18
)
HTML
(1 KB)
PDF
(1284 KB)
(
6
)
-
李萍梅①
目的:分析在马来酸麦角新碱及缩宫素的基础上增加益母草注射液对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上饶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自然分娩产妇,根据不同的用药方式将产妇分成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予以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研究组在马来酸麦角新碱及缩宫素的基础上增加益母草注射液。比较两组产后2、12、24 h的累计出血量;比较两组产前与产后24 h的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两组产后恢复情况;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后2、12、24 h的累计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24 h的FIB均较产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24 h的PT、TT、APTT均短于产前,且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宫腔深度、宫腔积液发生率、晚期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马来酸麦角新碱及缩宫素的基础上增加益母草注射液,能减少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与促进产后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2025 Vol. 22 (14): 105-109 [摘要](
17
)
HTML
(1 KB)
PDF
(1342 KB)
(
6
)
-
巫宇丛① 谢凡② 屠宏光③ 杨明明① 魏邵飞④ 柯畲林④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在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用于重度抑郁症(MDD)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广东中能建电力医院2022年7月—2024年4月收治的50例MDD患者进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两组均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MECT,其中对照组MECT麻醉剂为丙泊酚,观察组MECT麻醉剂为丙泊酚+艾司氯胺酮,连续治疗6次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癫痫持续发作时间(SD)、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基础心率(HR)、电击后最快HR、平均动脉压(MAP)、电击后最大MAP]、治疗前后蒙哥马利-艾森贝格抑郁量表(MADRS)及贝克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评分;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D长于对照组,自主呼吸及意识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ADRS、BSI-CV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均较对照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艾司氯胺酮应用于MECT中,治疗MDD的效果好,可延长SD,缩短自主呼吸及意识恢复时间,可显著降低抑郁水平和自杀念想,且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2025 Vol. 22 (14): 109-113 [摘要](
17
)
HTML
(1 KB)
PDF
(1267 KB)
(
7
)
-
张新① 马驰① 赵肖① 陈明明①
目的:探究DeepInsight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辅助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双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4年1月在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双肺结节患者200例,根据病历号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传统胸腔镜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术)及试验组(DeepInsight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辅助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各100例,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肺功能、炎症因子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胸管携带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epInsight三维CT支气管血管重建辅助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双肺结节,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肺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可作为临床手术治疗首选方案。
2025 Vol. 22 (14): 114-117 [摘要](
16
)
HTML
(1 KB)
PDF
(1272 KB)
(
33
)
-
刘宇驰① 周明① 赵伟①
目的:探究30~50 mL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穿刺脑内血肿抽吸引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4年1月在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82例血肿量在30~50 mL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进行插管全麻下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则进行微创穿刺脑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比较两组术后1年治疗效果、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周和2周的神经损伤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术后1年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结果:术后1年,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的NIHSS评分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2周,观察组的NIHSS评分构成均优于对照组,术后1年,观察组的WHO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幕上高血压脑出血血肿量在30~50 mL的患者,微创穿刺脑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在减少严重并发症、改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开颅手术。
2025 Vol. 22 (14): 118-122 [摘要](
22
)
HTML
(1 KB)
PDF
(1388 KB)
(
7
)
-
周刚峰① 朱大庆① 敖建①
目的:探究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CD4+T淋巴细胞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果、肝功能指标、血常规、体重指数、血浆CD4+T淋巴细胞数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核糖核酸(RNA)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抗结核治疗结果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时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失败、免疫学失败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6、8、10、12、14、16、18周后观察组的CD4+T淋巴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16周后两组肝功能指标、血常规、体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周时观察组血浆HIV-RN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艾滋病合并TB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并且具有改善患者CD4+T淋巴细胞的作用和良好的耐受性。
2025 Vol. 22 (14): 122-126 [摘要](
21
)
HTML
(1 KB)
PDF
(1369 KB)
(
742
)
-
尤婧①② 王永清①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在学龄期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中的表达。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12月于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115例MPP患儿和50例门诊行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体检健康的儿童纳入对照组(n=50),根据病情将MPP患儿分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组(n=62)和非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NRMPP)组(n=53),使用Q-PCR法检测血清中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NLRP3的mRNA水平,使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探讨NLRP3炎性小体及IL-1β、IL-18在MPP患儿免疫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结果:NRMPP组和RMPP组外周血单核细胞的ASC mRNA、caspase-1 mRNA、NLRP3 mRNA及血清IL-1β、IL-1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RMPP组均高于NRMPP组(P<0.05)。在MPP患儿中,NLRP3 mRNA水平与ASC mRNA、caspase-1 mRNA及IL-1β、IL-18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MPP患儿NLRP3炎性小体和IL-1β、IL-18细胞因子水平均升高,且在RMPP患者中更高,NLRP3 mRNA水平与ASC、caspase-1 mRNA及IL-1β、IL-18呈正相关,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活化可能参与了MPP的发病过程,且与症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NLRP3炎性小体可能通过调控其下游炎症因子IL-1β和IL-18的释放,参与MPP的病情发展。
2025 Vol. 22 (14): 127-130 [摘要](
20
)
HTML
(1 KB)
PDF
(1300 KB)
(
5
)
-
-
王敏① 刘金平②
目的:探讨长效避孕方式(宫内节育器、输卵管及输精管结扎)使用的变化,评估二孩政策对长效避孕方式使用的影响。方法:从1975—2020年《中国健康年鉴》及《中国卫生与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查询计划生育手术数据,以放置宫内节育器、输卵管结扎及输精管结扎例数为结局指标,将2015年实施二孩政策作为实施分界点,采用中断时间序列方法分析三种避孕方式使用情况,并建模预测将来的使用情况。结果:从1975—2020年,放置宫内节育器、输卵管结扎和输精管结扎的使用分别下降了85.1%、94.2%和99.9%。政策实施对宫内节育器放置的影响明显,呈显著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对输卵管结扎和输精管结扎均没有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ARIMA)模型预测,宫内节育器放置会下降到较低水平后趋于稳定,而输卵管和输精管结扎的使用将处于极低水平。政策实施后,宫内节育器放置及输卵管结扎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输精管结扎在东部地区受政策实施影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4),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无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置宫内节育器、输卵管和输精管结扎等三种避孕方式的使用均在减少,二孩政策对宫内节育器的使用有显著影响。
2025 Vol. 22 (14): 131-136 [摘要](
14
)
HTML
(1 KB)
PDF
(30242 KB)
(
3
)
-
吴岳① 穆细院② 刘钟①
目的:探究先天性肠闭锁患儿在行病变肠管切除术+吻合术后发生肠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5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病变肠管切除术+吻合术,依据肠功能障碍标准进行分组,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病变肠管切除术+吻合术后发生肠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80例患儿接受手术治疗后,经肠功能障碍诊断标准,最终33例(41.25%)患儿纳入肠功能障碍组,47例(58.75%)患儿纳入肠功能正常组。两组患儿性别、日龄、胎龄、术中肠管切除长度、败血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出生时体重、闭锁类型、闭锁部位、手术方式、感染、术后恢复喂养时间、术后吻合口狭窄或梗阻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时低体重、闭锁类型(Ⅲ型、Ⅳ型)、感染为先天性肠闭锁患儿术后发生肠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术后恢复喂养时间(>3 d)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先天性肠闭锁患儿在接受手术治疗后肠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出生时低体重、Ⅲ/Ⅳ型闭锁类型、存在感染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后恢复喂养时间长是其保护因素,上述因素值得临床工作者重视。
2025 Vol. 22 (14): 136-140 [摘要](
20
)
HTML
(1 KB)
PDF
(1354 KB)
(
3
)
-
乐迎春① 高建红① 虞晓琴②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身体意象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九江学院附属医院2021年2月—2024年2月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身体意象量表(body image scale,BI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简易疾病感知问卷(the brief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BIPQ)实施问卷调查,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者应对方式、疾病感知与身体意象的相关性,以及乳腺癌术后患者身体意象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BIS评分为(11.80±2.12)分。乳房切除术、高中及以下文化、术后辅助化疗患者BIS得分均低于保乳术、大专及以上文化、术后未辅助化疗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BIS得分与疾病感知、消极应对均呈负相关,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术后辅助化疗、手术方式、疾病感知、文化程度是乳腺癌术后患者身体意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身体意象水平有待提高,其受患者应对方式、术后辅助化疗、手术方式、疾病感知、文化程度的影响。
2025 Vol. 22 (14): 141-144 [摘要](
15
)
HTML
(1 KB)
PDF
(1339 KB)
(
18
)
-
成诚① 潘玲②
目的:探究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及疾病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4年5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COPD患者,根据病情进展分为稳定期组(n=58)和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组(n=92)。同时收集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6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NT-proBNP、sCD14、SAA水平和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呼气峰值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T-proBNP、sCD14、SAA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及在COPD中的诊断效能。结果:稳定期组、AECOPD组血清NT-proBNP、sCD14、SAA水平均较对照组高,且AECOPD组血清NT-proBNP、sCD14、SAA水平均较稳定期组高(P<0.05)。稳定期组、AECOPD组FVC、FEV1/FVC、PEF均较对照组低,且AECOPD组FVC、FEV1/FVC、PEF均较稳定期组低(P<0.05)。血清NT-proBNP、sCD14、SAA水平均与FVC、FEV1/FVC、PEF呈负相关(P<0.05)。血清NT-proBNP、sCD14、SAA联合诊断COPD的AUC明显高于NT-proBNP、sCD14、SAA单一诊断(Z=2.827、3.023、3.848,P<0.05)。结论:NT-proBNP、sCD14、SAA在COPD患者血清中均呈高表达,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和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三种指标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用于患者病情评估。
2025 Vol. 22 (14): 145-149 [摘要](
16
)
HTML
(1 KB)
PDF
(4246 KB)
(
12
)
-
施洪美① 黄红兵①
目的:分析南通市海门区第二人民医院2023年5月—2024年4月收治的63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MP)的感染现状,并探讨其在不同患儿群体中的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5月—2024年4月南通市海门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63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MP抗体检测的阳性率及阳性检出时的具体发病时间,并分析支原体肺炎在不同年龄、季节、性别中的分布特征。结果:纳入研究的635例患儿中,MP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患儿共292例,总阳性率为45.98%,其中入院时检测为阳性的患儿有203例,阳性率为31.97%,而入院时检测为阴性,后续1周内复查MP抗体转为阳性的有89例,阳性率为14.02%。5~10岁患儿中MP-IgM抗体阳性率为52.14%,11~15岁为46.27%,均高于0~4岁的31.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5~10岁与11~15岁患儿MP-IgM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患病患儿中MP-IgM抗体阳性率低于春季、秋季、冬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季患病患儿中MP-IgM抗体阳性率高于秋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患儿MP-IgM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3.470,P=0.062)。症状开始后3~7 d MP-IgM抗体检测阳性率为67.47%,高于症状开始后1~2 d、8~14 d检测出的MP-IgM抗体阳性率。结论:呼吸道感染患儿MP感染率较高,5岁及以上年龄段高发,儿童MP四季都可感染,其中夏季感染率最低,抗体检测阳性时间集中在症状开始后3~7 d。
2025 Vol. 22 (14): 149-153 [摘要](
23
)
HTML
(1 KB)
PDF
(1358 KB)
(
6
)
-
康文龄① 蒋芳① 周宝琴① 周群① 徐磊①
目的:调查新余市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紊乱(CKD-MBD)患病及治疗现状。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4年6月30日在新余市7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5家)血液净化中心进行MHD的CKD 5期8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CKD-MBD患病及治疗现状。结果:(1)新余市856例CKD 5期患者高磷654例(76.40%)、低钙392例(45.79%)、高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539例(62.97%)。(2)依据中国CKD-MBD诊治指南和KDIGO指南,三级医院CKD 5期患者校正钙、血磷、iPTH的达标率分别为50.25%、22.58%、16.47%,而二级医院的达标率分别为45.69%、15.36%、14.61%。三级医院校正血磷的达标率优于二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校正钙、iPTH达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三级医院中低钙血症患者选择碳酸钙比例为88.35%,远高于选择醋酸钙比例1.13%。高磷血症患者中,没有选择含钙磷结合剂,56.78%的患者选择司维拉姆,43.22%选择碳酸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治疗选择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帕立骨化醇、西那卡塞的比例分别为59.78%、1.68%、5.31%、30.45%。三级医院有2.79%的患者选择PTX手术治疗严重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二级医院中低钙血症患者选择碳酸钙比例为89.68%,远高于选择醋酸钙比例3.17%。高磷血症患者中,4.57%选择碳酸钙,55.71%的患者选择司维拉姆,39.73%选择碳酸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治疗选择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帕立骨化醇、西那卡塞比例分别为67.96%、2.21%、8.29%、20.44%。仅1.10%的二级医院患者选择PTX手术治疗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4)以中国CKD-MBD诊治指南和KDIGO指南为标准,三级医院低Ca、高P和高iPTH治疗不当分别占24.03%、40.92%和24.86%,二级医院分别占52.03%、53.42%和35.91%。结论:新余市MHD患者中矿物质和骨异常患病情况主要为低钙、高磷、高iPTH,应用钙剂、磷结合剂等药物治疗,三级医院血磷达标率优于二级医院,但整体治疗达标率较低,需进一步改进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2025 Vol. 22 (14): 153-158 [摘要](
17
)
HTML
(1 KB)
PDF
(1512 KB)
(
14
)
-
谢跃辉① 袁琴②
目的:探讨基于现代化疾病防控策略的干预方针对肺结核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1—3月丰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的64例上报肺结核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实施肺结核的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基于现代化疾病防控策略的干预方针。比较两组疾病认知、遵医行为、自护能力、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临床症状、预防控制、疾病诱因和对症治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科学用药、随访复诊、合理膳食和规律作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健康知识、自护技能和自我责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自我概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和生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社会和环境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结核患者中应用基于现代化疾病防控策略的干预方针,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护水平,进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2025 Vol. 22 (14): 159-163 [摘要](
18
)
HTML
(1 KB)
PDF
(1556 KB)
(
7
)
-
-
孟晨阳① 马慧①
肌肉减少症现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增加个人及社会经济负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肌肉减少症的特征是肌肉质量和力量的损失,其主要分子机制之一是肌肉蛋白的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失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是蛋白质合成、肌肉生长的重要调节因子,但基于IGF-1的肌肉减少症的相关治疗方法当前仍存有争议。本文主要就IGF-1与肌肉减少症的关系予以论述。
2025 Vol. 22 (14): 164-168 [摘要](
24
)
HTML
(1 KB)
PDF
(1517 KB)
(
26
)
-
梁维富① 包长顺② 吴福仓③
在常规支气管镜诊疗麻醉中,用药方案大多会选用镇静药物联合阿片类药物,因为阿片类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气道反射、提高患者舒适度和降低镇静药物用量。结核杀菌药异烟肼属于非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能抑制人体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5-HT)的代谢,还可导致肝肾损伤;所以当肺结核患者接受支气管镜诊疗麻醉时,生理状态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药物代谢能力降低。阿片类药物可诱发5-HT综合征,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存在合用禁忌。因此,在肺结核患者选择麻醉药物时,有了更多的限制。本文对瑞马唑仑、丙泊酚、右美托咪定等非阿片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代谢途径进行分析,提示非阿片类药物用于异烟肼治疗期麻醉有独特的优势。
2025 Vol. 22 (14): 169-172 [摘要](
17
)
HTML
(1 KB)
PDF
(1421 KB)
(
10
)
-
郭鑫① 董圣军① 刘宝辉① 邹明锐① 韩曰信① 王玉玖①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的心血管疾病,到目前为止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而笔者在诸多研究中发现,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增殖和炎症,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为血管内膜病损,亦可累及中膜,为主动脉夹层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从而促使AD的发生,即NE对AD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为更好地了解NE与AD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分子机制,本文将目前关于NE与AD的临床研究及相关分子通路做一综述。
2025 Vol. 22 (14): 173-177 [摘要](
21
)
HTML
(1 KB)
PDF
(1536 KB)
(
11
)
-
岑晓红① 梁业金① 钟金媚① 何鸿杰① 蒋玉洁②
在世界范围内,肺癌与肺结核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夺走数百万人的生命。肺结核具有发病率高、耐药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而肺癌则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的恶性肿瘤,对全球卫生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诸多研究认为既往肺结核病史是罹患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核感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表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异常、免疫逃逸、结核菌相关蛋白表达、瘢痕修复等因素均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将对肺结核后肺癌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进行综述。
2025 Vol. 22 (14): 178-184 [摘要](
28
)
HTML
(1 KB)
PDF
(22704 KB)
(
6
)
-
梁明月①② 王潇② 赵贵君②
近年来,自身免疫性胃炎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其疾病管理却不理想。准确认识和诊断自身免疫性胃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疾病负担。本文总结自身免疫性胃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关联疾病,通过全面认识疾病,避免临床实践中误诊、疾病管理不足等情况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我国自身免疫性胃炎的诊断水平和疾病管理水平。
2025 Vol. 22 (14): 184-188 [摘要](
23
)
HTML
(1 KB)
PDF
(1450 KB)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