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收录
摘要目录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 12卷 15期

刊出日期 2016-05-25

崔军① 孟波② 张丽① 刘学恒① 贾黎①

目的:通过CBCT 研究上颌后牙区通过上颌窦内提升术植入Ankylos 种植体但未植入骨粉的成骨效果。方法:对42 例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通过上颌窦内提升术植入Ankylos 种植体,但未植入骨粉。分别在术前、术后6 个月和修复后1 年进行CBCT 检查,选择CBCT 上通过种植体中心的矢状面测量新生骨的高度。结果:和术前相比,术后6 个月种植体近中和远中新生骨的高度分别为(3.20±0.45)mm 和(3.45±0.65)mm,修复后1 年则分别为(3.36±0.43)mm 和(3.53±0.48 )mm,与术后6 个月相比无明显差别。结论: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时,通过上颌窦内提升植入Ankylos 种植体,可以获得良好的新骨成骨效果。

2015 Vol. 12 (15): 1-3 [摘要]( 588 HTML (1 KB)  PDF  (685 KB)  ( 360 )

陈欢① 叶品良① 张丰华① 张传涛① 杨思捷① 王帅①

目的:观察高剂量肺痨康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造模,随机分四组,连续灌胃给药治疗56 d 后处死,称取小鼠体重,取各脏器称重、计算脏器系数,并观察各组小鼠主要脏器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高剂量肺痨康、高剂量肺痨康与利福平联合均能升高耐多药结核模型小鼠的体重,降低升高的肺脏系数和肝脏系数,减少肺部结节数,延长模型小鼠的存活时间。病理结果显示,高剂量痨康、高剂量肺痨康与利福平联合治疗后均可以不同程度缓解肝、脾和肺部炎性改变。结论:高剂量肺痨康对耐多药结核模型小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2015 Vol. 12 (15): 4-6 [摘要]( 417 HTML (1 KB)  PDF  (675 KB)  ( 237 )

张宪华① 王滨①

目的:探究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脓毒症患者氧化应激及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等氮、等热量全合一营养液肠外营养支持以及相应的常规治疗,连续7 d。其中对照组脂肪由20% 中长链脂肪乳制剂提供,观察组脂肪由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20%中长链脂肪乳提供。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免疫功能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做出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第8 天炎症反应及免疫指标较对照组均改善明显(P<0.05),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OP、血清MDA 在治疗后显著下降,血清谷胱甘肽CSH 上升(P<0.05),氧化应激反应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ω-3 PUFAs 可改善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有效控制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

2015 Vol. 12 (15): 7-9 [摘要]( 656 HTML (1 KB)  PDF  (676 KB)  ( 170 )

蔡柏岑①② 韩燕华② 苏园园② 石贺元② 姚书忠①

目的:探析松弛素、盆底电生理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之间相关性,为疾病预防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本院2012 年5-8 月收治的拟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妇科良性疾病住院患者100 例进行研究,于患者术前1 d 行盆底POP-Q 检测、常规妇科双合诊,同时手检盆底肌力明确盆底功能、盆腔脏器脱垂情况,测定患者盆底肌力。结果:83 例绝经患者所测得血清松弛素H2 水平为(157.4±263.9)pg/mL,17 例未绝经患者为(212.9±355.8)pg/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2,P=0.460);患者年龄(X)与血清松弛素H2 水平(Y)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2.987X+22.118,R2=0.0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无显著相关性。轻度(1、2 度)松弛素水平为(175.5±69.9)pg/mL,重度(3、4 度)松弛素水平为(227.6±93.4)pg/mL(t=4.023,P=0.000),分度越高,血清松弛素水平越高,提示患者血清松弛素水平与盆腔器官脱垂分度存在一定相关性。患者血清松弛素H2 水平与POP 各径线、盆底肌力等参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松弛素及盆底电生理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无法全面反映患者盆腔松弛程度,但与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分度有一定关系,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予以证实。

2015 Vol. 12 (15): 10-12 [摘要]( 582 HTML (1 KB)  PDF  (678 KB)  ( 373 )

胡爱云① 巫素芹①

目的:了解口腔科门诊护士职业高原、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职业高原问卷、工作满意度量表对深圳市5 家三级综合医院177 名口腔科门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口腔科门诊护士职业高原得分2~5 分,平均(3.06±0.58)分,其中中心化高原得分最高,内容高原得分最低;工作满意度得分30~80 分,平均(61.52±10.36)分,职业高原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职业高原的中心化高原、层级高原、职称是预测口腔科门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论:口腔科门诊护士职业高原处于中等水平,工作满意度为一般,医院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职业高原的消极影响,提高口腔科门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从而促进口腔护理事业的发展。

2015 Vol. 12 (15): 13-16 [摘要]( 589 HTML (1 KB)  PDF  (710 KB)  ( 221 )

尹红① 李娜① 马玉容①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CABG 围术期呼吸道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2 年1 月-2014年1 月某院心脏外科行CABG 的患者10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 例,观察组应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掌握正确呼吸功能训练方法率及依从性、术后并发肺不张及肺部感染数、住院时间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掌握正确的深呼吸训练方法、正确的咳嗽排痰法及依从性、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肺不张、肺部感染的几率降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提高了CABG
围术期呼吸道管理的护理质量,减少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2015 Vol. 12 (15): 16-19 [摘要]( 514 HTML (1 KB)  PDF  (711 KB)  ( 238 )

冯帅华① 吴官保① 杨届① 尹青② 李勇敏② 武海兵③ 刘泽庚①

目的:观察去卵巢对大鼠腰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方法:采用8 个月龄健康雌性SD 大鼠30 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每组各10 只。模型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假手术组在其双侧卵巢旁边分别取和卵巢同等大小的脂肪组织,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后所有实验大鼠在同等条件下喂养,13 周后全部处死,观察其腰椎间盘组织形态学、脊索细胞数量及髓核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组织形态学评分及脊索细胞数量改变:模型组和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观察其髓核细胞的退变程度:模型组> 空白组,空白组和
假手术组退变程度相当。结论:采用去卵巢的方式能初步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

2015 Vol. 12 (15): 19-22 [摘要]( 566 HTML (1 KB)  PDF  (766 KB)  ( 239 )

李倩① 全晓广① 周美娟①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径线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可行性,进一步指导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 年1 月-2014 年10 月住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大径线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19 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收治的行传统开腹手术下大径线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12 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疼痛程度情况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大径线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方法,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

2015 Vol. 12 (15): 23-25 [摘要]( 511 HTML (1 KB)  PDF  (676 KB)  ( 165 )

黄远泉① 陈怀京① 郑中梅①

目的:探究分析非洛地平联合阿托伐汀对于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辖区内轻中度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进行6 个月观察。前3 个月给予5 mg/d 的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期间控制患者的脂肪摄入量、鼓励患者增加体育锻炼。3 个月后,在原治疗基础上每日添加服用20 mg 的阿托伐他汀。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及6 个月后的心率、血压及血脂水平。结果:3 个月后患者的SBP 值和DBP 值均呈下降趋势,但血脂等变化不大。6 个月以后,患者SBP 值较3 个月前明显下降,但DBP 值变化不明显,而TC、HDL-C/TC 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临床上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可以很好调节血脂水平,与非洛地平联合运用后可以强化其降血压的效果。非洛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疗效确切。

2015 Vol. 12 (15): 26-28 [摘要]( 552 HTML (1 KB)  PDF  (677 KB)  ( 269 )

张超波① 曾怡群① 卢伟光①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扫描在泌尿系统三维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拟对在本院诊治的106 例泌尿系统病变患者进行MSCTU 平扫、增强、延迟扫描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整理,采用曲面重组法(C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多平面重组法(MPR )及容积成像法(VR)等三维重建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和分析。结果:MSCTU 尿路成像能够清晰显示泌尿系统全貌,同时显示泌尿系统与附近结构和器官的相互关系。106 例患者中,共检出泌尿系统结石71 例,其中肾结石35 例,输尿管结石20 例,肾脏及输尿管多发结石16 例;先天性发育畸形 7 例,包括3 例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2 例巨输尿管,l 例输尿管囊肿和1 例马蹄形肾;肾囊肿4 例,包括2 例单侧囊肿,2 例双侧囊肿;肾脏、输尿管、膀胱肿瘤14 例,包括4 例肾癌、5 例输尿管癌和5 例膀胱癌;肾脏创伤、肾内血肿3 例;输尿管狭窄7 例。结论:MSCTU 扫描时间短,图像质量好,可获得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三维图像,能良好地显示泌尿系统病变的位置、形态、解剖关系、毗邻关系、血供情况及性质,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5 Vol. 12 (15): 28-31 [摘要]( 632 HTML (1 KB)  PDF  (752 KB)  ( 404 )

刘统南① 宁学玲②

目的:探讨肌红蛋白对心肌梗死型冠心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测定310 例冠心病患者的肌红蛋白浓度,包括130 例急性期入院的心肌梗死型冠心病患者、80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100 例非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组的结果。结果:心肌梗死型冠心病患者中48 例冠脉再通后(45.0±18.2)min 出现高峰值,平均为(888.7±47.0)μg/L,与治疗前肌红蛋白(534.3±197.6)μg/L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红蛋白异常持续(37.8±6.3)h。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疼痛发作期和间歇期肌红蛋白分别为(55.8±21.4)μg/L 和(40.9±12.0)μg/L,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 例非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组活动开始前肌红蛋白浓度为(33.8±12.0)μg/L,活动后为(45.8±20.9)μg/L,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非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组与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组入院肌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红蛋白是心肌梗死型冠心病急性期诊断有效生化指标,有助于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鉴别,严格控制好高血压、高血脂、血脑卒的临床指标,便于心肌梗死型冠心病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病的预防及治疗。

2015 Vol. 12 (15): 31-34 [摘要]( 577 HTML (1 KB)  PDF  (697 KB)  ( 313 )

包坤① 庄佩佩① 吴松①

目的:探讨给予早期外伤性肾挫裂伤患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疗法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用2012 年6 月-2014 年6 月入住本院治疗早期外伤性肾挫裂伤的患者60 例,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实施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疗法,对两组患者血尿消失时间、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并发症例数、治愈率、患者满意度以及死亡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尿消失时间、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并发症例数、治愈率、患者满意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早期外伤性肾挫裂伤患者实施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疗法,可以明显缩短血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以及患者满意率、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至相关临床中。

2015 Vol. 12 (15): 35-37 [摘要]( 507 HTML (1 KB)  PDF  (677 KB)  ( 315 )

王杰① 王浩① 黄飞① 黄荣华① 范亚生①

目的:探讨游离神经移植修复在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来笔者医院诊断、治疗的50 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25 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神经游离移植,试验组实施带血管的神经游离移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92.0% 患者对修复方案给予肯定评价,高于对照组的76.0%;试验组92.0% 对修复方案满意,高于对照组的72.0%;试验组ADL 评分为(16.2±3.7)分,躯体功能评分为(59.6±7.5)分,心理功能评分为(65.8±9.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57.2±6.5)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28.0%。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带血管的神经游离移植修复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2015 Vol. 12 (15): 38-40 [摘要]( 581 HTML (1 KB)  PDF  (676 KB)  ( 290 )

黄影兰① 陈文智① 幸日坤① 唐光大①

目的:研究B 型钠尿肽(BNP)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 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健康者100 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者治疗前后检查BNP、C 反应蛋白(CRP)以及心脏超声,评估3 个指标与心力衰竭病情发展的相关性。结果:(1)观察组BNP、CRP 均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P<0.01);(2)观察组治疗后2、4 d 以及出院时BNP、CRP 以及LVEF 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3)随着心功能受损程度加重,BNP 和CRP 均明显升高,LVEF 指标明显下降(P<0.05)。(4)对不同心功能分级与BNP、LVEF 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NP 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性(r=0.81,P<0.01);LVEF 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性,(r=-0.53,P<0.05);LVEF 与BNP 之间呈负相关性(r=-0.78,P<0.01)。(5)BNP 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远低于其敏感性;心脏超声与CRP 的特异性较BNP 低。结论:BNP在心力衰竭诊治过程中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应结合BNP 变化趋势指导心力衰竭诊治。

2015 Vol. 12 (15): 41-44 [摘要]( 567 HTML (1 KB)  PDF  (700 KB)  ( 193 )

胡柳生① 王薇①

目的:观察超快通道麻醉应用于小儿心脏直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 年在本院行心脏直视手术的小儿患者80 例,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超快通道麻醉组)与对照组(传统麻醉组),每组各40 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吸入七氟醚诱导,并静注舒芬太尼与爱可松行气管插管,术中以七氟醚进行维持麻醉;对照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静注异丙酚、芬太尼与爱可松行气管插管,术中以异丙酚、芬太尼进行维持麻醉。两组患者以PCV 模式进行机械通气,并测定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术后拔管时间、CICU 停留时间、住院费用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血流动力学等指标测定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术后拔管时间、CICU 停留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5%,观察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超快通道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该种麻醉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小儿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受益。

2015 Vol. 12 (15): 44-47 [摘要]( 574 HTML (1 KB)  PDF  (698 KB)  ( 210 )

卓奕春① 陈雪丽② 黄烈坤③

目的:探讨B 型脑利钠肽(BNP)与氨基末端B 型脑利钠肽原(NT-proBNP)在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血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3 年7 月1 日-2014 年6 月30 日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2 例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采用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对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定患者心功能,以同期住院心功能正常的患者60 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空腹抽取静脉血,分析2 个指标(BNP、NT-proBNP)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NYHA 不同心功能级别患者之间水平的差异。结果:心衰组血BNP 及NT-proBNP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心衰组中,随着NYHA分级增加,BNP、NT-proBNP 水平逐渐升高,不同心功能级别间2 个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 个指标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明显正相关性,与LVEF 分级呈负相关。结论:BNP、NT-proBNP 是心衰诊断的标志物,对不同程度心衰的鉴别诊断、危险分层、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015 Vol. 12 (15): 47-49 [摘要]( 533 HTML (1 KB)  PDF  (678 KB)  ( 344 )

肖蔼杰① 张志辉① 林植楷① 崔志雄① 唐铠①

目的:分析胸腔镜肺癌术中先清扫淋巴结治疗的应用价值,以总结更为有效的胸腔镜肺癌手术方案。方法:将60 例拟应用胸腔镜进行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A 组及B 组,每组30 例。A 组术中先行肿瘤切除后行淋巴结清扫,B 组术中先行淋巴结清扫后行肿瘤切除。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站数、淋巴结清扫数及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 组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A 组,术后引流时间明显短于A 组(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术后4 周时,两组以上评分均得到有效改善,而B 组明显优于A 组(P<0.05)。此外,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术中先于清扫淋巴结可在不降低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2015 Vol. 12 (15): 50-52 [摘要]( 441 HTML (1 KB)  PDF  (676 KB)  ( 204 )

孟岚① 张红霞① 徐风森①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复合喷他佐辛用于会阴神经阻滞侧切分娩,对孕妇和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180 例产妇均为单胎、孕足月,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初产妇,分娩前脐动脉血流监测正常,产前、产时胎心监测正常,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多卡因组(L 组)和利多卡因复合喷他佐辛组(PL 组),每组90 例,L 组用0.5% 利多卡因10 mL;PL 组采用0.5% 利多卡因10 mL +喷他佐辛30 mg,分别行会阴神经阻滞,连续监测生命体征,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镇痛持续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AS)评估镇痛效果;新生儿出生后第1 次呼吸前,取脐动脉血1 mL,行血气分析。记录并比较两组pH值、PaO2、PaCO2、HCO3- 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L 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低于L 组,阻滞时间明显长于L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宫缩时VAS 评分显著低于L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各项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多卡因复合喷他佐辛行会阴神经阻滞可延长感觉阻滞和镇痛持续时间,改善镇痛效果,对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无影响,不良反应少,可安全用于分娩。

2015 Vol. 12 (15): 53-55 [摘要]( 556 HTML (1 KB)  PDF  (673 KB)  ( 269 )

胡正祥① 杨魁元① 邓莺②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指导分布性休克容量治疗对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3 月-2014 年9 月本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分布性休克患者38 例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19 例(中心静脉压组)和观察组19 例(每搏量变异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晶体液快速输注量、晶体液维持量、胶体液快速输注量、晶体液输注总量、胶体液输注总量以及总输液量均小于对照组,且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HR、CVP、MAP 等各项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搏量变异指导下的分布性休克容量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

2015 Vol. 12 (15): 55-57 [摘要]( 458 HTML (1 KB)  PDF   (0 KB)  ( 133 )

莫海云① 申古修② 刘一武② 沈胜元②

目的:分析比较儿童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中采用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与胃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 年6 月-2014 年6 月本院行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与胃镜的110 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口服回声型超声助显剂,行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比较超声与胃镜检查结果。结果: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显示慢性胃炎5 例,胃十二指肠溃疡98 例,胃癌1 例,胃息肉2 例,胃恶性淋巴瘤1 例,胃下垂3 例,胃镜检查率诊断率为97.27%,胃镜检查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率为100%,两种检查方式差异不明显。结论:在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中行口服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作为胃镜及其常规检查的互补检查方法,通过与胃镜结合,提高了诊断水平。

2015 Vol. 12 (15): 58-60 [摘要]( 364 HTML (1 KB)  PDF  (704 KB)  ( 375 )

谢志骏① 任永祥① 区携乐① 胡茂清②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MSCTA)在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3 年1 月-2014 年8 月因疑似脑部缺血性病变或颈动脉病变而行MSCTA 检查的患者资料,筛选其中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20 例,非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20 例,分析两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结果:糖尿病组患者40 支颈动脉中,轻度狭窄15 支(37.5%)、中度狭窄17 支(42.5%)、重度狭窄8 支(20.0%);非糖尿病组40 支颈动脉中,轻度狭窄21 支(52.5%)、中度狭窄14 支(35.0%)、重度狭窄5 支(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20 例患者检出斑块49 处,其中不稳定斑块28 处(57.1%),非糖尿病组共检出斑块42 处,其中不稳定斑块17 处(40.5%),糖尿病组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两组患者斑块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斑块体积均与血管狭窄程度密切相关。结论:MSCTA 可有效显示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情况,并且与非糖尿病患者对比上述指标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对预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脑部缺血性病变有积极作用,但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2015 Vol. 12 (15): 61-63 [摘要]( 536 HTML (1 KB)  PDF  (694 KB)  ( 363 )

方锡鑫① 王少荣① 陈裕展①

目的:分析轻度认知障碍患者MR 扩散张量成像脑白质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 年7 月-2014 年7 月本院收治的120 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照有无深部脑白质缺血将其分为缺血组(n=78)与无缺血组(n=42),同时选取30 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三组对象行常规磁共振与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检测,并采用MoCA(蒙特利尔认知)量表与MMSE(精神状态)评分量表评价纳入对象的精神状态与认知功能,观察三组对象脑白质变化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缺血组认知功能评分为(20.29±2.00)分,明显低于未缺血组的(22.11±2.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缺血组对比,缺血组额叶ADC 值明显上升,FA 值显著降低(t=4.228、3.250,P<0.05),顶叶ADC 值提升,FA 值明显降低(t=2.701、7.532,P<0.05);与对照组比较,未缺血组额叶ADC 升高,FA 降低(t=7.791、2.874,P<0.05),海马旁回ADC 提升,FA 下降(t=4.414、5.163,P<0.05)。结论:在MCI 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MR 扩散张量成像检测,可量化分析患者脑白质病变程度,确定其向阿兹海默症转化的可能性,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指导,值得推广。

2015 Vol. 12 (15): 64-67 [摘要]( 529 HTML (1 KB)  PDF  (712 KB)  ( 265 )

王春华①

目的:研究分析结缔组织病(CTD)伴发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的因素,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 年1 月1 日-2015 年1 月1 日本院200 例结缔组织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未伴发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作为CTD 组(100 例),伴发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作为CTD-PAH 组(100 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总结、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免疫学指标及血清自身抗体等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在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肺间质病变、多关节炎、雷诺现象等临床表现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C3、C 反应蛋白(CRP)、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和血沉(ESR)等指标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ANA、抗U1RNP 抗体阳性等指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D 组的不良预后比(2.00%)低于CTD-PAH 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缔组织病伴发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中常见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肺间质病变、多关节炎、雷诺现象,且CIC 升高、抗U1RNP 抗体阳性等部分实验室指标具有特征意义,有助于临床的早期诊断。

2015 Vol. 12 (15): 67-70 [摘要]( 580 HTML (1 KB)  PDF  (711 KB)  ( 380 )

骆家伟①

目的:探讨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 例本院收治的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经后方入路半椎体切除后,一期行短关节椎弓根螺钉矫形固定和脊柱植骨融合术,比较患儿手术前后及随访期内的脊柱侧弯情况及后凸Cobb’s 角。结果:患儿脊柱畸形情况改善明显,冠状面半椎体节段侧弯Cobb’s 角术前平均41.3°、术后平均15.3°,矫正率63.0%,末次随访平均14.8°,矫正率64.2%;冠状面全主弯Cobb’s 角术前平均46.8°、术后平均18.6°,矫正率60.3%,末次随访平均17.6°,矫正率62.4%;矢状面半椎体节段术前平均后凸15.3°,术后Cobb’s 角降至生理曲度正常范围,术后尾侧和头侧代偿弯也有明显改善,5 项数据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疗效显著,该术式能够达到矫正先天性脊柱侧弯的目的,在患儿骨骼成熟前治疗,可有效预防继发性脊柱病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2015 Vol. 12 (15): 70-73 [摘要]( 591 HTML (1 KB)  PDF  (709 KB)  ( 367 )

刘欢① 黄永珍① 黎维敏① 叶冬密①

目的:了解静脉留置针对妇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择取2013 年3 月-2014 年2 月本院妇科收治的198 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非静脉留置针组)和试验组(静脉留置针组),应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行SAS、SDS 及睡眠质量评估,探究两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SAS、SD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PSQI 总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对妇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2015 Vol. 12 (15): 74-76 [摘要]( 538 HTML (1 KB)  PDF  (688 KB)  ( 344 )

孙烨① 赵贵娟①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3 年4 月-2014年4 月64 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均分为两组,每组32 例。对照组接受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其有利于巩固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病情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2015 Vol. 12 (15): 77-80 [摘要]( 584 HTML (1 KB)  PDF  (710 KB)  ( 199 )

容玉甜① 李绮华① 罗雨慈①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在在阴式子宫手术患者围术期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4 年92 例阴式子宫手术患者,采用隐匿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 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6 例患者进行系统心理干预,自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进行评估后实施。所有患者入院时、术后1 d 和出院时均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变化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呼吸、心率、SBP、DBP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药物镇痛率为32.61%,对照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 d 和出院时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是现代医学模式下疾病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作用不仅可减轻阴式子宫手术患者的焦虑状态,稳定情绪,还可提高疼痛阈值,减少镇痛药物应用量。

2015 Vol. 12 (15): 80-82 [摘要]( 492 HTML (1 KB)  PDF  (676 KB)  ( 198 )

朱春迎① 黄海燕① 陈侨华①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 年9 月-2013 年11 月本院收治入院的单胎初产妇96 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 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分别对两组产妇的满意度及对新生儿护理操作技能掌握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96 例产妇均顺利分娩,母婴健康状况良好。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满意度分别为95.83% 和85.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新生儿抚触、沐浴掌握率、脐部护理及臀部护理掌握率分别为89.58%、93.75%、87.50% 和83.33%,对照组分别为62.50%、70.83%、60.41% 和60.42%,观察组对新生儿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对新生儿护理操作技能掌握率,有利于临床推广使用。

2015 Vol. 12 (15): 83-85 [摘要]( 555 HTML (1 KB)  PDF  (676 KB)  ( 316 )

彭婷①

目的:探讨超声荡洗对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 年12 月-2014 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9 例行根管治疗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根管预备后清洁方法分为对照组94 例和观察组95 例,分别给予常规注射器冲洗和超声荡洗。观察两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评分为(0.32±0.11)分,低于对照组的(1.81±0.23)分(P<0.05)。结论:对接受根管治疗的患者在根管预备后进行超声荡洗可以显著降低其术后疼痛程度。

2015 Vol. 12 (15): 86-88 [摘要]( 584 HTML (1 KB)  PDF  (678 KB)  ( 294 )

董小艳①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切口感染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0 年1 月-2012 年6 月50 例本院实施会阴侧切并切口感染产妇作为切口感染组,选取同期无切口感染的会阴侧切产妇50 例作为无切口感染组。回顾性分析会阴侧切产妇临床资料,观察切口分泌物培养结果,分析会阴侧切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会阴侧切切口感染对预后影响。结果:50 例患者40 例送检,阳性检出17 例,共检出致病菌23 株次,革兰阳性菌15 株次,革兰阴性菌5 株次,真菌4 株次,前5 位致病菌为链球菌属、阴道加德纳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切口感染组年龄≥ 30 岁为62.00%、合并贫血为34.00%、体质量指数≥ 24 kg/m2 为48.00%、阴道检查及肛检≥ 3 次为38.00%、夏季分娩为46.00%、发生滞产为28.00%、切开后至胎儿娩出≥ 10 min 为32.00%、未应用可吸收缝合线为26.00%,均高于无切口感染组的38.00%、20.00%、18.00%、14.00%、28.00%、12.00%、14.00%、4.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引起会阴侧切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切口感染组母乳喂养为74.00% 低于无切口感染组的92.00%,切口感染组住院≥ 7 d 为86.00% 高于无切口感染组的4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侧切切口感染发生率高,培养结果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有效降低会阴侧切切口感染发生率。

2015 Vol. 12 (15): 88-90 [摘要]( 617 HTML (1 KB)  PDF  (689 KB)  ( 203 )

廖文珺①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 年4 月-2014年8 月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80 例,均采用血糖控制的方法对其进行干预治疗,根据治疗结果,将血糖控制满意的40 例患者标记为观察1 组,另40 例血糖控制不满意的患者标记为观察2 组,同时取同期所有指标正常的40 例妊娠期妇女为对照组,将各组产妇及其新生儿的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胎膜早破的发生情况的比较中,观察2 组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羊水过多的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2 组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产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的比较中,观察2 组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各项的比较中,三组产妇及其新生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对体内血糖进行控制可降低孕妇妊娠期及其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有效控制新生儿的产后并发症,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2015 Vol. 12 (15): 91-93 [摘要]( 541 HTML (1 KB)  PDF  (687 KB)  ( 277 )

陈盛宇① 古雅珏① 赵云① 刘伟锋①

目的:观察贮存式自体血回输在外科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并讨论其应用价值,从而舒缓血液紧张的现状。方法:将2014 年外科病房60 例手术患者,分为自体输血组和异体输血组,对两组患者的输血量及术前、术后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自体输血组患者平均采血量为(460±50)mL,平均输血量为(485±73)mL,其中3 例患者因手术中失血较多需要同时输入库存的异体血;而异体输血组患者平均输血量为(500±55)mL,与自体输血组相比较,输血量不具有显著性差异。(2)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的差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贮存式自体血回输作为临床的一种常用治疗手段,对于外科手术而言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输血方式,是缓解血源紧张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2015 Vol. 12 (15): 94-97 [摘要]( 564 HTML (1 KB)  PDF  (697 KB)  ( 349 )

贾艳红①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HPV 潜伏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08 年2 月-2014 年4月本院妊娠晚期HPV 潜伏感染产妇46 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孕妇50 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阴道pH 值、阴道菌群情况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两组阴道pH 值和细菌性阴道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6.89、12.17,P<0.05);观察组胎膜早破、产褥感染、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6.56、4.39、9.09、6.72,P<0.05)。结论:妊娠晚期HPV 潜伏感染可能对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应进行有效治疗。

2015 Vol. 12 (15): 97-100 [摘要]( 613 HTML (1 KB)  PDF  (710 KB)  ( 375 )

李捷①

目的:探究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以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1 年1 月-2013 年6 月在本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127 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手术治疗84 例)和对照组(保守治疗43 例)。 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应用JOA 评分进行判定,记录受伤至手术时间、伤后脊髓功能状态以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JOA 改善率高于对照组,且通过Logistic 回归性分析得到影响疗效的4 个因素:伤后脊髓功能状态为Ⅰ度、伤后至手术时间、是否进行康复训练以及治疗方式。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应用手术治疗效果好于保守治疗,且及时治疗加以术后适当的康复训练
能明显改善疗效。

2015 Vol. 12 (15): 100-102 [摘要]( 472 HTML (1 KB)  PDF  (697 KB)  ( 197 )

黄伟玲① 廖婧文① 古丽珍①

目的:探讨连续交叉内翻缝合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 年2 月-2014年3 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间断缝合术,观察组采用连续交叉内翻缝合,比较两组患者的缝合效果。结果:观察组肌瘤个数和肌瘤直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交叉内翻缝合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具有显著的
缝合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2015 Vol. 12 (15): 103-105 [摘要]( 514 HTML (1 KB)  PDF  (677 KB)  ( 201 )

林立荣① 吴耀辉① 陈达和②

目的:探讨产妇对腰硬联合分娩镇痛认知对提高镇痛效果的作用。方法:由高年资麻醉科医师对孕妇及家属进行产痛和分娩镇痛常识授课,发放资料,提供咨询等方法宣传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可靠性、安全性和在减少剖宫产提高自然分娩率中的作用。临产时选择80 例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另外80 例未接受宣教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作对照组,有规律宫缩或宫口开至2 cm 时,L3~4 作穿刺点,蛛网膜下腔注入罗哌卡因2 mg+ 芬太尼20 μg,硬膜外置管后0.125% 罗哌卡因+0.000 16% 芬太尼注入首次剂量5 mL,接电子镇痛泵,持续5 mL/h,PCA 5 mL,锁定时间10 min,宫口开全停药。统计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分娩方式。结果:研究组产程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分娩镇痛宣教的产妇提高认知能提高腰硬联合分娩镇痛效果。

2015 Vol. 12 (15): 105-107 [摘要]( 489 HTML (1 KB)  PDF  (688 KB)  ( 181 )

唐凯①

目的:对胸腰段椎体骨折GSS 内固定术经锥弓根等植骨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 年2 月-2014 年2 月采用GSS 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加经椎弓椎椎体内植骨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的60 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伤口均一期愈合,X 线片显示脊柱序列和生理曲度基本恢复正常,椎体高度恢复到正常椎体高度的78%~98%,复位率达到98%,疼痛症状及功能改善96% 以上,无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加重并发症,无螺钉棒松动、断裂,无矫形丢失无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加重并发症。结论:对胸腰段椎体骨折采用手术治疗时采用经椎弓根植骨加椎板后路植骨稳定前中后柱椎体,以防止断钉断棒、椎弓根钉松动,同时防止椎体高度丢失,减轻患者的痛苦,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胸腰段椎体骨折总体的发展趋势。

2015 Vol. 12 (15): 108-110 [摘要]( 476 HTML (1 KB)  PDF  (677 KB)  ( 219 )

宋德煌① 周雄清① 李永灵① 李显辉①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微创小切口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的优势。方法:选取2013 年1 月-2014 年9 月本院收治的45 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25)和对照组(n=20)。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手术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微创小切口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24/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14/20)(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0%(4/25)低于对照组的45.0%(9/20)(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微创小切口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效果显著。

2015 Vol. 12 (15): 110-112 [摘要]( 497 HTML (1 KB)  PDF  (678 KB)  ( 403 )

陈丽娜① 林丽羽① 王小梅①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止血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 月-2013 年2 月本院收治的112 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6 例,对照组患者单用米非司酮治疗,联合组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和中药止血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静脉血性激素LH(黄体生成素)、FSH(卵泡刺激素)、E2(雌激素)的水平变化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性激素指标(E2、LH、FSH)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E2、LH、FSH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8.57%、96.4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93%、75.00%(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止血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有效调节静脉血性激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2015 Vol. 12 (15): 112-114 [摘要]( 542 HTML (1 KB)  PDF  (677 KB)  ( 162 )

张新容① 朱桂忠② 胡卫红①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180 例孕妇,采用全程式健康教育结合逍遥丸的方法进行产后抑郁症的防治,与90 例采用常规孕产教育孕妇进行比较。结果:全程式健康教育结合逍遥丸组的孕妇抑郁倾向低于常规孕产教育组;前者的EPDS 平均分也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程式健康教育结合服用逍遥丸能有效减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

2015 Vol. 12 (15): 115-117 [摘要]( 512 HTML (1 KB)  PDF  (675 KB)  ( 181 )

程瑞莲① 禹继敏② 颜美霞① 张艳③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综合教学方法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抽取实习护士80 名,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 名。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带教方式实施带教;干预组在传统带教的基础上采取改进后的NCU 情景模拟综合带教方法进行带教。出科前进行问卷调查,数据使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护理实习生对科室及带教老师的满意值、理论操作考核成绩评分、带教老师教会两组护理实习生理论知识和技能所用的时间、对两组实习生带教效果的评价和带教的可推广程度以及两组护理实习生在带教过程中个人能力的提高程度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综合教学法增强护理实习生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加快实习护士掌握理论、操作技能的速度,提高实习护士专科理论、操作考核的成绩,提高了护理实习生对NCU 带教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带教质量和效果。

2015 Vol. 12 (15): 118-122 [摘要]( 587 HTML (1 KB)  PDF  (725 KB)  ( 224 )

温演金① 史荣华②

目的:分析PDCA 循环管理法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自2014 年1 月开始将PDCA 循环管理法应用于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工作之中。随机抽取实施管理前(2013 年)和实施管理后(2014年)的本院住院患者各88 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PDCA 循环管理法前后两组患者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应用PDCA 循环管理法实施抗菌药物管理的88 例患者,其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药品总费用、人均抗菌药物使用金额等显著低于实施管理前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用抗菌药物病原微生物送检率方面,实施PDCA 循环管理后显著高于实施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 循环管理法引入至医院抗菌药物专项管理工作实践之中,能够显著降低住院患者和Ⅰ类切口手术病例的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以及药品总费用、人均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提高治疗用抗菌药物病原微生物送检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抗菌药物管理模式。

2015 Vol. 12 (15): 123-126 [摘要]( 638 HTML (1 KB)  PDF  (695 KB)  ( 595 )

尹巧莲① 尹巧琴①

病案信息作为一项支持医院管理、循证医学及科研的基础工作,占有重要地位,现为了提高病案信息研究对临床科研的支持力度,通过对病案信息的属性、内容及应用进行分析,总结病案信息的作用及其在临床科研工作中的应用,旨在促进病案管理及信息研究领域的发展。

2015 Vol. 12 (15): 126-129 [摘要]( 467 HTML (1 KB)  PDF  (682 KB)  ( 229 )

钟小敏①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与宫颈HPV 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将本站妇科门诊就诊的早期复发性流产(RSA)98 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期妊娠的非RSA 女性95 例为对照组,采用PCR 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宫颈HPV 基因检测,对比两组患者HPV 感染的阳性率及各亚型在HPV 感染中的比例。结果:实验组中HPV阳性34 例(34.7%),对照组HPV 阳性12 例(12.6%),实验组HPV 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16.186,P<0.001);实验组HPV 阳性中各HPV 亚型(除HPV 16)占HPV 阳性比例与对照组HPV 阳性占各亚型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 阳性与RSA 发生呈正相关性(r=0.259,P<0.001)。结论:早期复发性流产与宫颈HPV 感染关联密切,HPV 可能参与了RSA 的发生。

2015 Vol. 12 (15): 130-132 [摘要]( 697 HTML (1 KB)  PDF  (702 KB)  ( 259 )

周伟① 李新伟① 许世敏②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不育与染色体核型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32 例确诊为不孕的女性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 显带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女性不孕症患者中共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10 例,异常率为7.57%。在所有异常核型中,特纳综合征的发生率最高,共4 例,占异常核型的40.0%。结论:染色体异常可导致不孕不育,对女性不孕患者做染色体检查能够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2015 Vol. 12 (15): 133-135 [摘要]( 459 HTML (1 KB)  PDF  (676 KB)  ( 317 )

钟绮玉① 张小平① 黄洁平①

目的:探讨如何应用PDCA 循环法加强基层医院病案质量管理。方法:通过分析2012 年1-3 月住院病案终末质控高返修率的现状,查找成因,从2012 年4 月-2013 年12 月运用PDCA 循环法进行病案质量管理,评价PDCA 循环管理前后医院住院病案质量评价表得分、筛查返修率和甲级病案率。并总结在病案管理中应用PDCA 循环法的要点。结果:应用PDCA 循环管理后,医院住院病案质量评价得分、筛查返修率和甲级病案率均明显优于PDCA 循环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实施PDCA 管理,可明显改善病案质量。

2015 Vol. 12 (15): 135-138 [摘要]( 404 HTML (1 KB)  PDF  (749 KB)  ( 477 )

罗青苗① 肖鑫玫①

目的:探究彩超指引下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的诊断价值以及在检查中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 年1 月-2015 年4 月本院入院治疗的疑似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300 例,通过US-FNAC 诊断淋巴结患者150 例,穿刺肿大淋巴结结节(US-FNAC 组);通过FNAC 诊断淋巴结患者150 例,穿刺肿大淋巴结结节(FNAC 组),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性;同时将US-FNAC 组经病理确诊的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个亚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比两亚组治疗后愈合时间、复发率、不良反应以及抑郁评分,评判护理干预的重要性。结果:US-FNAC 诊断较FNAC 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99.3%)、特异性(70.0%)及准确性(97.0%);对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结论:US-FNAC 诊断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的护理干预能更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意义重大。

2015 Vol. 12 (15): 139-141 [摘要]( 584 HTML (1 KB)  PDF  (676 KB)  ( 339 )

孔紫靖① 阴红① 林晓岚①

目的:调查小榄地区育龄期妇女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率及不同治疗方法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4 年1-6 月来本院就诊及妇科普查时诊断为PCOS 综合征的患者128 例,计算小榄地区育龄期妇女PCOS 发病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将患者按随机分为A、B、C 三组,比较各组试验生活方式改变、口服避孕药、二甲双胍治疗方法的实际治疗效果。结果:小榄地区PCOS 总发病率0.67%。A 组总有效率为80.95%,B 组为90.70%,C 组为93.02%,三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榄地区是PCOS 高发地区,二甲双胍片与口服避孕药对PCOS 的治疗同样有效。

2015 Vol. 12 (15): 142-144 [摘要]( 458 HTML (1 KB)  PDF  (679 KB)  ( 185 )

秦秀妹① 秦素芳① 韦绚① 李志勤① 黄静① 骆美芳① 张晨①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基层医院初产妇的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 年1-11 月在本院分娩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的初产妇321 例作为观察组,对未实施健康教育的初产妇320 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结果: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在基层医院分娩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从而提高产科质量安全。

2015 Vol. 12 (15): 144-146 [摘要]( 495 HTML (1 KB)  PDF  (677 KB)  ( 160 )

杨波① 邹曲① 杨孟雪① 李娟① 聂永胜① 谭天海①

目的:探讨拟PBL 教学模式+ 角色扮演法在诊断学问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2 级临床医学专业97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所有同学均先后接受传统教学模式+SP 教学法、拟PBL 教学模式+ 角色扮演法进行问诊实践教学,每种方法实践学时均为4 学时,通过学生问诊技能水平的比较和心得反馈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使用拟PBL 教学模式+ 角色扮演法进行问诊实验教学时学生的各项问诊技能表现优于传统教学模式+SP 教学法(P<0.05);90% 以上的学生均认为使用拟PBL 教学模式+ 角色扮演法进行问诊实验教学时对学习更感兴趣、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对教学效果满意、有利于医患沟通能力的提高。结论:拟PBL 教学模式+ 角色扮演教学法应用于问诊实践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培养学生问诊技能的好方法。

2015 Vol. 12 (15): 147-150 [摘要]( 506 HTML (1 KB)  PDF  (708 KB)  ( 714 )

艾尔肯·日杰甫① 木合提地尔·阿不拉①

目的:调查和田地区维吾尔族脊柱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总结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以期为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收集和田地区各县市级医院2011 年1 月-2014 年11 月收治的维吾尔族脊柱结核患者1132 例,患者临床资料完整,诊断明确。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业、脊柱结核发病部位、累及节段、临床症状及体征等。统计分析不同性别、不同职业脊柱结核发病率的差异,分析脊柱结核主要发病部位、累及节段和临床症状及体征。结果:1132 例脊柱结核患者中女877 例,占77.47%,高于男性的22.53%;脊柱结核患者中农民最多,共1056 例,占93.29%;脊柱结核患者中以腰椎部位发病率最高,共509 例,占44.96%;脊柱结核患者中主要累及1、2 个节段,分别占18.02%和70.05%;部分患者临床可表现出纳差、盗汗发热和乏力等脊柱结核的中毒症状,78.18% 患者可出现疼痛,32.69% 患者可出现上下肢放射痛。结论:和田地区维吾尔族脊柱结核发病率较高,多发于女性、农民,主要累及腰椎1、2 个节段,加大脊柱结核的早期预防、治疗及普查工作,对明确诊断的患者提供积极有效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2015 Vol. 12 (15): 150-153 [摘要]( 506 HTML (1 KB)  PDF   (0 KB)  ( 128 )

诸葛姝芮① 赵耀② 崔玉霞③

本文就乙肝隐匿性感染(OBI)的定义、检测及免疫接种后儿童OBI 的发生率、相关的危险因素、儿童OBI 的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2015 Vol. 12 (15): 153-156 [摘要]( 356 HTML (1 KB)  PDF  (710 KB)  ( 260 )

京ICP备2002329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9
版权所有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