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收录
摘要目录

中国医学创新

    

2024年 21卷 34期

刊出日期 2024-12-05

下一期
论  著
张天择① 李为② 陈振华① 叶政显① 陆小龙③

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采用桃红四物汤联合艾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3月—2024年3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14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中医治疗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中医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给予桃红四物汤联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评分、腕关节活动度与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治疗组术后8周腕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腕关节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术后1周中医症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艾灸治疗可改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2024 Vol. 21 (34): 1-5 [摘要]( 69 HTML (1 KB)  PDF  (995 KB)  ( 169 )

徐涛① 龚智婷① 杨明敏② 胡洪菱①

目的:探讨不同频次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2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0例。试验A组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仪对脑患侧半球口舌区实施tDCS(2次/d),试验B组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仪对脑患侧半球口舌区实施tDCS(1次/d),对照组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仪假刺激。均治疗4周。评估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吞咽功能评分、脑损伤标志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家属满意度。结果:试验A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A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AA)、功能性吞咽障碍量表(FDS)、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10(EAT-10)评分均低于试验B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A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水平均低于试验B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A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次/d tDC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有良好效果,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降低脑损伤标志物水平,提高家属满意度,且安全性良好。

2024 Vol. 21 (34): 5-9 [摘要]( 89 HTML (1 KB)  PDF  (1000 KB)  ( 55 )

张聿达① 张桂娴② 黄镇① 黄涛① 孟涛①

目的:探讨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open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OWHTO)联合半月板中央化与膝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内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手术治疗的82例内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0,予以OWHTO联合半月板中央化)与对照组(n=42,予以UKA)。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1个月、1年、2年膝关节屈曲度、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功能[美国膝关节协会(AK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1年、2年,两组VAS评分、AK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屈曲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屈曲度大于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V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年,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AKS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UKA,采用OWHTO联合半月板中央化治疗内侧膝关节骨关节炎,虽其手术时间更长,但仍保留了患者本体感觉及结构,可有效改善膝关节活动度、降低疼痛程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更符合保膝理念。

2024 Vol. 21 (34): 10-14 [摘要]( 81 HTML (1 KB)  PDF  (1026 KB)  ( 63 )

李红芳① 杨明娟② 刘蕾③ 刘建军①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对高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有效性及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昌邑市人民医院2023年11月—2024年3月就诊的90例高龄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右坎醇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价(MMSE)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临床痴呆程度[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丙二醛(MDA)、干扰素(IFN-γ)、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CDR评分、MDA水平、Hcy水平、IFN-γ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MoCA评分、MBI、SOD水平均提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能有效改善高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行为能力,降低氧化应激,提升治疗总有效率。

2024 Vol. 21 (34): 15-19 [摘要]( 100 HTML (1 KB)  PDF  (1012 KB)  ( 45 )

杨根① 郭辉① 胡巧① 李婷② 刘华春①

目的:分析益气活血汤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心肌病(SC)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3月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S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益气活血汤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心肌损伤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患者转归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 d后,两组心肌损伤指标、心功能指标、APACHEⅡ评分、IL-6、IL-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0 d后,研究组LVEF、CI均高于对照组,LVEDD、cTnI、NT-proBNP、CK-MB、IL-6、IL-10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0 d后,研究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心肌损伤、心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降低死亡率,并缩短住院时间。

2024 Vol. 21 (34): 19-23 [摘要]( 86 HTML (1 KB)  PDF  (1038 KB)  ( 38 )

临床研究
纪贤芬①

目的:探究针刺疗法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对子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9月—2023年9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子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常规留置导尿,并予以物理刺激疗法。对照组进行针刺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中医症候积分、尿动力学参数[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膀胱容量]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自主排尿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平均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尿动力学参数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子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尿动力学参数,快速改善膀胱功能。

2024 Vol. 21 (34): 24-28 [摘要]( 69 HTML (1 KB)  PDF  (1054 KB)  ( 51 )

吴刚① 汤善华① 孙琦① 杨俊①

目的:探讨“V”形逆行截骨结合改良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9月鹰潭一八四医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外侧切开复位治疗,观察组采用“V”形逆行截骨结合改良后侧入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膝关节活动范围、骨折愈合时间、复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HSS膝关节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活动范围大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面塌陷、髁部变宽、成角畸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V”形逆行截骨结合改良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效果更好,具有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关节活动范围较大、骨折愈合快、复位良好、生活质量高等优势,且并发症较少。

2024 Vol. 21 (34): 28-32 [摘要]( 74 HTML (1 KB)  PDF  (6608 KB)  ( 93 )

赖逸① 郑小炫① 苏荣彬① 蒋建磊①

目的:探讨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者采取显微镜辅助下血运重建术(DPR)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9年1月—2023年1月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者80例(患牙80颗)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DPR,对照组采取根尖诱导成形术(Ap),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牙根发育状况、牙骨样组织沉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术后12个月的牙根管壁厚度、冠根比、牙根长度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的牙骨样组织沉积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者采取DPR效果满意,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牙根发育,且有较高的安全性。

2024 Vol. 21 (34): 33-36 [摘要]( 74 HTML (1 KB)  PDF  (1036 KB)  ( 57 )

尹国庆① 潘少杰② 秦晶① 江茂伟①

目的:探究康复新液与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在藏毛窦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青州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治疗的80例藏毛窦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康复新液联合VSD治疗,试验组采取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VS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创口愈合过程、创口面积、炎症因子水平及疼痛情况。结果:试验组渗液干净时间、出现肉芽组织时间、出现上皮组织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创口面积小于对照组,炎症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康复新液,复方黄柏液涂剂联合VSD用于藏毛窦术后患者的疗效更佳,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疼痛,促进创口愈合。

2024 Vol. 21 (34): 37-40 [摘要]( 93 HTML (1 KB)  PDF  (1067 KB)  ( 33 )

卢伟广① 王灿斌① 杨俊① 张羽① 吴刚①

目的:对比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与经皮撬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中国融通医疗健康集团鹰潭一八四医院收治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用经皮撬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宽度、跟骨高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Gissane角、Bohler角均较术前增大,跟骨高度均较术前增高,跟骨宽度均较术前下降(P<0.05);两组术后1年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高度、跟骨宽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66%)低于对照组(30.00%)(P<0.05)。结论:经皮撬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均有良好的效果,两种术式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高度、跟骨宽度,但前者可显著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2024 Vol. 21 (34): 41-44 [摘要]( 75 HTML (1 KB)  PDF  (1085 KB)  ( 70 )

颜林飞① 梁永豪① 陈理才① 梁衍祥① 关天雨①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4年1月阳江市中医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106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数字抽签分为观察组(n=55)与对照组(n=51),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对照组采取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联合氯化钠关节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HSS膝关节评分、CRP、IL-6、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观察组HSS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实施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可降低其炎症因子水平,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2024 Vol. 21 (34): 45-48 [摘要]( 102 HTML (1 KB)  PDF  (1064 KB)  ( 36 )

马彦梅① 张丽敏②

目的:观察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应用脑心通胶囊、丁苯酞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寿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给予丁苯酞治疗)与观察组(n=45,给予丁苯酞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β,S100β)、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PAR为(25.62±3.33)%,ESR为(16.76±4.08)mm/h,

2024 Vol. 21 (34): 49-53 [摘要]( 86 HTML (1 KB)  PDF  (1128 KB)  ( 35 )

夏菲① 王磊①②

目的:研究小体积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应用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transurethral columnar balloon dilation of prostate,TUCBDP)与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剜除术(transurethral vaporization enucleation of prostate,TVEP)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行手术治疗的200例小体积BP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给予TUCBDP治疗)与对照组(给予TVEP治疗),各10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及尿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试验组残余尿(postvoid residual,PVR)低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Qmax)、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UCBDP和TVEP两种术式治疗小体积BPH患者均能够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积极改善患者的排尿症状,但TUCBDP治疗的效果更好,更能促进患者疾病转归及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小,手术安全性更高。

2024 Vol. 21 (34): 53-57 [摘要]( 65 HTML (1 KB)  PDF  (1117 KB)  ( 65 )

林文爱① 黄杨华①

目的:探究温针灸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步态参数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2月—2024年1月宁德市中医院诊治的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脑梗死偏瘫治疗及康复锻炼,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脑梗死偏瘫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分结果、步态参数(步态时-空参数和稳定性参数)及神经递质[血清γ-氨基丁酸(GAB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5-羟色胺(5-HT)]。结果:观察组脑梗死偏瘫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MAS评分结果、步态参数及神经递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及2个月后观察组的MAS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步态周期、步宽及稳定性参数均低于对照组,步频、步速及神经递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步态参数及神经递质。

2024 Vol. 21 (34): 58-62 [摘要]( 72 HTML (1 KB)  PDF  (1196 KB)  ( 89 )

张彬① 薛峰① 汤枫①

目的:对比分析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保守治疗后择期行LC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CCC)急性发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4年1月于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78例CCC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急诊LC组、择期LC组,各39例。急诊LC组于发病72 h内行急诊LC,择期LC组保守治疗后行择期LC。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血清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择期LC组术中失血量少于急诊LC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急诊LC组(P<0.05)。术后1 d,两组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汁酸(TBA)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择期LC组IBIL、TBA、钙离子(Ca2+)水平均较急诊LC组低(P<0.05)。择期LC组肠鸣音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均较急诊LC组早(P<0.05)。择期L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急诊LC组(P<0.05)。结论:保守治疗后择期行LC可以减少CCC急性发作患者术中失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更少。

2024 Vol. 21 (34): 62-66 [摘要]( 90 HTML (1 KB)  PDF  (1147 KB)  ( 25 )

林伟新①

目的:探究小切口手术在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6月—2023年12月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儿童专科院区的180例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则进行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总优良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面部表情疼痛评估量表(FPS-R)评分]及患指功能(拇指活动度、手指捏力、拇指对指功能评分及握力)。结果:观察组的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FPS-R评分构成及患指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4周,观察组的FPS-R评分构成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拇指活动度、手指捏力、拇指对指功能评分及握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手术在拇指窄性腱鞘炎患儿中的疗效较好,且可有效控制患儿疼痛及改善患指功能。

2024 Vol. 21 (34): 66-70 [摘要]( 83 HTML (1 KB)  PDF  (1180 KB)  ( 29 )

护理管理
熊琦① 程超① 刘芬①

目的:热敏灸联合循经取穴推拿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加用热敏灸联合循经取穴推拿干预,两组均持续4周。比较两组腰痛程度、腰椎功能、中医症候积分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心理及社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循经取穴推拿在LDH中的效果佳,可加快患者腰椎功能恢复,减轻腰痛程度,降低疾病对生活的影响。

2024 Vol. 21 (34): 71-74 [摘要]( 59 HTML (1 KB)  PDF  (1163 KB)  ( 119 )

汤俊① 路信①

目的:探析气道廓清技术联合体外震动排痰仪应用于脑卒中后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相关性肺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气道廓清技术,观察组给予气道廓清技术联合体外震动排痰仪干预。比较两组的咳痰评分、呼吸困难程度[呼吸困难指数量表(mMRC)]、肺部感染情况[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及干预满意度。结果:干预7、14 d后,观察组咳痰评分和mMR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观察组CPIS各方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震动排痰仪联合气道廓清技术应用于脑卒中后相关性肺炎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排痰,减轻肺部感染,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干预满意度高。

2024 Vol. 21 (34): 75-79 [摘要]( 77 HTML (1 KB)  PDF  (1217 KB)  ( 88 )

梁绮瑄① 何红艳① 欧裕福① 蒋杰①

目的:探究系统护理与延续护理相结合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SCI)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招募了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骨科进行治疗的80例脊柱骨折合并SCI患者,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系统护理联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功能障碍情况、疼痛水平、情绪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试验组Rivermead运动指数(RMI)和Berg平衡量表(BB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系统护理与延续护理相结合能有效改善脊柱骨折合并SCI患者的功能障碍,加速其功能恢复,减轻疼痛,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2024 Vol. 21 (34): 79-83 [摘要]( 78 HTML (1 KB)  PDF  (1176 KB)  ( 49 )

胡翠文① 徐翠① 刘文婷①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辅助护理应用于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干预效果及对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1月—2023年6月景德镇市中医医院接收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中选取82例,通过双盲法将其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辅助护理。对比两组症状严重情况、炎症指标、膝关节功能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LKS)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为95.12%(39/41),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辅助护理应用于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中可促进其症状有效缓解,并降低炎症指标,改善膝关节功能,进一步提升干预效果。

2024 Vol. 21 (34): 84-88 [摘要]( 79 HTML (1 KB)  PDF  (1240 KB)  ( 53 )

胡静①

目的:分析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联合延续护理对自然分娩产妇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0月于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自然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样本,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延续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盆底功能、尿动力学指标、性功能指标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盆底肌力评分和Ⅰ、Ⅱ类肌纤维最大电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最大尿道闭合压力、平均尿流量、最大尿流量、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分娩产妇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联合延续护理干预,能够促进盆底功能恢复,改善尿动力学,改善性功能。

2024 Vol. 21 (34): 88-92 [摘要]( 80 HTML (1 KB)  PDF  (1236 KB)  ( 65 )

经验交流
葛挺① 李优① 张亮① 周奋② 陆蓓蓓③ 张晓刚④

目的:探讨托珠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危重型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3年3月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的17例重型/危重型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给予患者托珠单抗(8 mg/kg静脉滴注)联合甲泼尼龙(40~80 mg/d静脉滴注)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记录,同时检测患者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转归。结果:治疗后患者发热占比[41.2%(7/17)]低于治疗前[100%(1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患者治疗后好转,其中4例(23.5%)属于重型,12例(70.6%)属于危重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托珠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显著缓解重型/危重型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发热症状,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转归良好,提示托珠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在2019冠状病毒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潜能及安全性。

2024 Vol. 21 (34): 93-97 [摘要]( 87 HTML (1 KB)  PDF  (1275 KB)  ( 37 )

陈蕾① 李佳宁①

目的:探讨育龄期妇女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炎症标志物与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5月在吉林市化工医院就诊的300例PCOS育龄期患者和300例女性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PCOS育龄期女性患者纳入PCOS病例组,女性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代谢和炎症标志物的差异。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PCOS病例组代谢和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PCOS病例组费里曼-高威(F-G)评分、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总睾酮(TT)、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患者血清CRP水平与LH、FSH、HOMA-IR均呈正相关(r=0.897、0.148、0.767,P<0.05),血清TNF-α与F-G评分、FINS、LH、FSH、HOMA-IR均呈正相关(r=0.994、0.402、0.453、0.136、0.399,P<0.05),血清IL-6水平与F-G评分、FINS、LH、FSH、TT、HOMA-IR均呈正相关(r=0.253、0.612、0.199、0.202、0.829、0.948,P<0.05)。结论:PCOS育龄期女性患者存在慢性炎症和代谢紊乱,且炎症标志物水平和代谢紊乱相关。

2024 Vol. 21 (34): 97-101 [摘要]( 100 HTML (1 KB)  PDF  (1269 KB)  ( 50 )

任虹①

目的:探讨硬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给予小切口水平空间劈核术联合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植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3年12月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300例硬核ARC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50例。研究组给予小切口水平空间劈核术联合Toric IOL植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超声乳化术联合Toric IOL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视力水平、泪膜功能、角膜内皮细胞指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2周,两组视力水平、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LVQOL)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角膜内皮细胞面积(ECA)均高于术前,泪膜破裂时间(BUT)、六角形细胞比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均低于术前,但研究组BUT、六角形细胞比例、ECD均高于对照组,OSDI评分、EC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核ARC患者给予小切口水平空间劈核术联合Toric IOL植入术治疗,能够改善视力水平,对患者泪膜功能、角膜内皮细胞指标产生的影响较小,还可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4 Vol. 21 (34): 102-106 [摘要]( 76 HTML (1 KB)  PDF  (1308 KB)  ( 34 )

王瑜君①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联合无创机械通气(NI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100例AECOPD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NIV治疗,研究组给予HFNC联合NIV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命体征、血气指标、炎症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HR)、呼吸频率(RR)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低于治疗前,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PaCO2、SaO2、P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NC联合NIV治疗应用于AECOPD,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命体征与血气指标,缓解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

2024 Vol. 21 (34): 106-110 [摘要]( 77 HTML (1 KB)  PDF  (1265 KB)  ( 53 )

王海振① 刘洋① 贾佳① 许佳承②

目的:探究瑞马唑仑和咪达唑仑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麻醉诱导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血管事件情况,检验两种麻醉药物的临床质效。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80例被诊断为冠心病且需要进行CABG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施行CABG,术前0.5 h内肌注吗啡10 mg,麻醉诱导时,对照组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研究组注射苯磺酸瑞马唑仑0.2 mg/kg,当BIS<60时,两组均给予静脉注射2 μg/kg舒芬太尼及1 mg/kg罗库溴铵完成麻醉诱导。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镇静指标、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麻醉诱导前,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每搏输出量指数(SVI)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HR、SBP、DBP、MAP、SVI水平均更高,BIS水平更低,进入麻醉时间更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诱导后,研究组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CABG患者施行麻醉诱导时,使用瑞马唑仑作为麻醉药物在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提升患者镇静水平、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

2024 Vol. 21 (34): 111-115 [摘要]( 63 HTML (1 KB)  PDF  (1372 KB)  ( 136 )

杨雪梅① 庄阳① 王浩①

目的:探索咳喘合剂对腺病毒肺炎患儿的肺功能、炎症反应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调节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4年1月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收治的102例腺病毒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1)和试验组(n=51)。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咳喘合剂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肺通气功能、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止咳时间、退热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及达峰容积比(VPEF/VE)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及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咳喘合剂能显著改善腺病毒肺炎患儿的肺通气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及调节免疫球蛋白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2024 Vol. 21 (34): 115-119 [摘要]( 82 HTML (1 KB)  PDF  (1284 KB)  ( 50 )

余碧菁① 马国斌①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及肾脑保护作用。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9月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收治的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血压达标率、不良反应发生率、RAAS指标[血浆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血流指标[叶间动脉平均血流速(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脑血流指标(大脑中动脉Vm、PI及RI)。结果:观察组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RAAS指标、肾血流指标、肾功能指标及脑血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RAAS指标、肾功能指标、叶间动脉及大脑中动脉PI及R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叶间动脉及大脑中动脉V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RAAS,具有较好的肾脑保护作用。

2024 Vol. 21 (34): 120-124 [摘要]( 77 HTML (1 KB)  PDF  (1393 KB)  ( 28 )

鲍远军① 黄肇华② 聂学荟③

目的:观察低频度执行功能训练配合经颅磁疗法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ADHD患儿80例,根据入院编号单双号分为训练组和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行经颅磁疗法,训练组行低频度执行功能训练配合经颅磁疗法,两组患儿共干预8周,并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注意力、病情、行为问题、睡眠质量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干预8周后及随访2个月后训练组注意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斯诺佩评估量表(SNAP-Ⅳ)各维度评分、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评分、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个月后两组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身高年龄与实际年龄差值均较干预前减小,BMI较干预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度执行功能训练配合经颅磁疗法治疗ADHD患儿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儿注意力,缓解病情,改善病症行为,提高睡眠质量,且不影响其生长发育。

2024 Vol. 21 (34): 124-128 [摘要]( 56 HTML (1 KB)  PDF  (1312 KB)  ( 108 )

朱立萍① 林嘉鳞② 瞿秋燕① 费莺莺① 陆晶晶① 何珂①

目的:分析基于子午流注理论运用揿针联合脐疗治疗糖尿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无锡市中医医院2022年2月—2024年1月诊治的106例糖尿病便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比组给予大黄、肉苁蓉脐疗贴治疗,观察组在对比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的揿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指标、便秘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23%)高于对比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均低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排便频率、腹胀、排便不尽、排便时间、粪便性状、排便困难积分均低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子午流注理论运用揿针联合脐疗可有效缓解糖尿病便秘患者便秘症状,调控血糖,临床疗效显著。

2024 Vol. 21 (34): 129-132 [摘要]( 89 HTML (1 KB)  PDF  (1307 KB)  ( 40 )

于晓岩① 于晓桐① 侯莹① 刘静飞① 辛怡萱① 王金元①

目的:探究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效果,以及对肺功能、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3年3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春柳院区收治的97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9)。对照组进行常规机械通气,观察组则进行高频震荡通气。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吸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25%潮气容积时的呼气流量(TEF25)、50%潮气容积时的呼气流量(TEF50)、达峰时间比(TPTEF/TE)及达峰容积比(VPEF/VE)]及血气分析结果[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吸氧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TEF25、TEF50、TPTEF/TE、VPEF/VE、PaO2、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7 d后,两组TEF25、TEF50、TPTEF/TE、VPEF/VE、PaO2均高于治疗前,PaCO2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EF25、TEF50、TPTEF/TE、VPEF/VE、Pa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震荡通气在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状态,在新生儿支气管发育不良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2024 Vol. 21 (34): 133-136 [摘要]( 81 HTML (1 KB)  PDF  (1350 KB)  ( 29 )

柳冬英①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宜兴市官林医院109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哌拉西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哌拉西林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81.48%(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肺啰音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7%,高于对照组的3.7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可显著提升效果,患者炎症水平明显下降,促进咳嗽、发热等症状消失,且安全性高。

2024 Vol. 21 (34): 137-140 [摘要]( 83 HTML (1 KB)  PDF  (1323 KB)  ( 27 )

马艳茹① 王问非①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在输卵管妊娠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和平妇产医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79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观察组进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输卵管通畅率及妊娠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3 d的β-hCG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内妊娠率、输卵管通畅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异位妊娠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虽然手术时间长,但能有效提升输卵管通畅率,促进宫内妊娠率的提升,临床的实际应用可根据患者具体需求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2024 Vol. 21 (34): 141-144 [摘要]( 110 HTML (1 KB)  PDF  (1327 KB)  ( 35 )

杨沱①

目的:研究分次口服利那洛肽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PEG)在老年患者肠镜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福鼎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1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60例。A组给予2粒(580 μg)利那洛肽分次口服联合2 L PEG分次清肠,B组给予2粒(580 μg)利那洛肽分次口服联合3 L PEG分次清肠,C组给予3 L PEG分次清肠。比较三组的肠道准备质量、结肠镜检查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B组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进镜时间、退镜时间、肠镜总时间均短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术前、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的肠镜术前肠道准备中,给予2粒(580 μg)利那洛肽分次口服联合2 L PEG分次服用,可提高肠道准备质量,缩短结肠镜检查时间,降低术前、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可减少了PEG使用剂量,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2024 Vol. 21 (34): 145-149 [摘要]( 104 HTML (1 KB)  PDF  (1466 KB)  ( 45 )

张浩① 严志萍①

目的:探讨双腔喉罩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8月—2024年2月于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使用双腔喉罩,对照组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通过鼻导管给予氧气。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镜检医师、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入室后(T0)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与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纤支镜通过声门后即刻(T1)、纤支镜撤出声门后即刻(T2)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镜检医师、患者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喉罩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显示出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和镜检医师的满意度。

2024 Vol. 21 (34): 149-152 [摘要]( 76 HTML (1 KB)  PDF  (1272 KB)  ( 50 )

医学综合
徐春梅① 朱有根① 雷萌① 徐荣①

目的:探究2岁以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携带检出率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选取宜春市人民医院检验科2023年1—12月检验的2岁以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析患儿痰液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分析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1 08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共检出病原菌1 27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76.54%,主要为流感嗜血杆菌,占比32.36%;革兰阳性菌占比23.07%,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比17.87%、1.81%;真菌占比0.39%,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和阿奇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对美罗培南、头孢曲松、氨卞西林-舒巴坦耐药性较低;肺炎链球菌耐药主要集中在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对莫西沙星的耐药性较低。结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是2岁以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标本中发现的主要病原体,对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在临床治疗时需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2024 Vol. 21 (34): 153-157 [摘要]( 51 HTML (1 KB)  PDF  (1497 KB)  ( 128 )

李纪煌① 范夏女① 杨洪亮② 江乾①

目的:探讨MRI联合胱抑素C(CysC)、脑钠肽(BNP)对重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5月于宜春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IS严重程度分为重度AIS组、轻中度AIS组,比较两组的MRI参数[脑血流量(CBF)、表观弥散系数(ADC)]、血清CysC、BNP指标。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I联合血清CysC、BNP对重度AIS的诊断价值。结果:重度AIS组CBF、ADC值均低于轻中度AIS组,而血清CysC、BNP水平高于轻中度AIS组(P<0.05)。MRI参数、CysC、BNP联合诊断重度AIS的敏感度高于CBF、ADC、CysC、BNP单项评估(χ2=5.700、7.134、8.686、10.364,P=0.017、0.008、0.003、0.001),联合诊断的AUC高于CBF、ADC、CysC、BNP单项评估(Z=3.509、3.479、3.003、2.687,P=0.000、0.000、0.003、0.007)。结论:MRI联合血清CysC、BNP诊断重度AIS优于单项诊断,可有效减少误诊、漏诊。

2024 Vol. 21 (34): 157-160 [摘要]( 88 HTML (1 KB)  PDF  (3812 KB)  ( 29 )

刘萍萍① 陈建① 黄梦姗①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联合检测在尿毒症合并脓毒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赣州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于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7例疑似尿毒症合并脓毒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PCT、HMGB1及NLR检查,比较患者入院第1、2、3、7天及停抗生素后1 d的PCT、HMGB1及NLR水平,以及入院第1天的病情程度,并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分析三种检测方式及三种联合诊断效能。结果:77例患者中最终临床诊断为尿毒症合并脓毒症患者70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分为(17.64±3.25)分;患者入院第1、2、3、7天的PCT、HMGB1及NLR水平均逐渐降低,但停抗生素后1 d上升(P<0.05);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三项指标单独检测,误诊率、漏诊率均低于三项指标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CT、HMGB1、NLR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相较于PCT、HMGB1及NLR三项单独检测,联合检测在尿毒症合并脓毒症患者诊断中更为准确,可提高预警效能,较少误诊、漏诊,对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4 Vol. 21 (34): 161-165 [摘要]( 74 HTML (1 KB)  PDF  (1518 KB)  ( 84 )

谢程① 万晨浩① 洪欣①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Cath-D)和微小RNA-21(miR-21)表达水平联合双能量CT能谱数据在肾癌和乏脂肪肾错构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肾错构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肾癌组(n=47)和肾错构瘤组(n=53)。所有患者均进行双能量CT扫描和Cath-D、miR-21表达水平测定。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字2检验分析两组间的能谱曲线斜率、配对物质浓度、Cath-D、miR-21表达水平差异。进行影响肾癌的多因素分析,并采用ROC曲线分析Cath-D、miR-21表达水平、能谱曲线斜率在肾癌诊断中的效能。结果:肾错构瘤组的Cath-D、miR-21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肾癌组(P<0.05)。肾癌组能谱曲线斜率显著低于肾错构瘤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th-D、miR-21表达水平联合能谱曲线斜率的AUC为0.953,高于单一指标。结论:Cath-D和miR-21表达水平联合双能量CT能谱数据对于肾癌和乏脂肪肾错构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有助于指导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

2024 Vol. 21 (34): 165-169 [摘要]( 65 HTML (1 KB)  PDF  (4272 KB)  ( 39 )

杨光① 付晶② 易莉① 徐春梅① 罗立③ 吴雯①

目的:探究颈总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SV)联合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比值(AFR)评估颈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6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病历资料,将其纳入颈动脉狭窄组,另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84例非颈动脉狭窄患者纳入非颈动脉狭窄组;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将颈动脉狭窄组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纳入重度狭窄组(n=32),轻中度狭窄患者纳入轻中度狭窄组(n=74)。比较颈动脉狭窄组和非颈动脉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和轻中度狭窄组的颈总动脉PSV、AFR,分析颈总动脉PSV、AFR评估颈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价值。结果:颈动脉狭窄组的颈总动脉PSV、AFR水平均高于非颈动脉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组的颈总动脉PSV、AFR水平均高于轻中度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显示,颈总动脉PSV、AFR联合预测颈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8,高于颈总动脉PSV、AFR的0.835、0.790。结论:相比于颈总动脉PSV、AFR单独评估,颈总动脉PSV联合AFR评估颈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价值更高。

2024 Vol. 21 (34): 170-174 [摘要]( 93 HTML (1 KB)  PDF  (4190 KB)  ( 99 )

徐小艳①

目的: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微小RNA-421(miR-421)在肉芽肿性乳腺炎(GM)与非肿块型乳腺癌(NMBC)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18例NMBC及G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GM组(69例)与NMBC组(49例),比较两组SWE测量值、miR-421、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骨桥蛋白(OPN)水平的差异,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WE、miR-421及两者联合应用对NMBC的诊断效能。结果:NMBC组患者SWE测量值均显著高于GM组(P<0.05)。NMBC组患者miR-421、OPN、CA125及CA199水平均显著高于GM组(P<0.05)。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将患者各项检测指标水平均作为自变量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中,结果表明,Emean、Eratio、miR-421、OPN、CA125和CA199均是NMBC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采用ROC曲线对Emean、Eratio、miR-421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表明,各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可达到0.989,敏感度98.0%,特异度97.1%。结论:超声SWE联合血液miR-421水平检测,可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对GM与NMBC进行鉴别诊断。此组合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精确的依据。

2024 Vol. 21 (34): 174-178 [摘要]( 62 HTML (1 KB)  PDF  (4345 KB)  ( 135 )

综  述
张子良① 孙雪丽② 宋维伟① 高彦露① 董晓梦① 苏毅鹏①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全球最常见脑炎之一,具有高病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时发现、明确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关键。随着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病理机制研究地不断深入、医疗检查手段的多样化,提高了疾病的诊断效率和准确性,为早期启动治疗提供可能,临床药物的应用研究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保障。本文就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予以综述。

2024 Vol. 21 (34): 179-183 [摘要]( 89 HTML (1 KB)  PDF  (1534 KB)  ( 60 )

夏丹① 阿不来提·艾则孜②

以往研究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感染会引起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Hp感染可引起消化系统外多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Hp的高感染率及其对血脂异常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发现,Hp感染可使血脂成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改变,诱导血脂异常的发生,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CVD)的高危因素,但关于两者间具体的作用机制,国内外研究结果缺乏有效整合及统一,有待进一步阐述。本综述旨在通过炎症、氧化应激、免疫应答、脂质分布及代谢改变等方面总结和分析Hp感染致使血脂异常的潜在的可能机制及作用靶点,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及CVD提供新思路和参考。

2024 Vol. 21 (34): 183-188 [摘要]( 83 HTML (1 KB)  PDF  (1576 KB)  ( 36 )

京ICP备2002329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9
版权所有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